[实用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1105.X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7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曹辉;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辉;隋军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膜 反应器 及其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单元,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该生物膜反应单元包括膜管,组合管装配件,以及支撑管,上述生物膜反应单元由膜管和组装及支撑配件组成,可通过向连接件通气达到对纤维层供氧的目的,利用复合膜管的的供氧量,在纤维层上同时生长缺氧菌、好氧菌和/或硝化菌等,起到同时硝化反硝化脱氮作用,进行污水处理,具有高效、节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单元。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城镇化和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水量日益增加,产生的污水量也随之增加。
传统生化工艺,污水通过在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中停留反应一定时间后,再进行后端处理,如图1所示,该方式主要的问题和限制在于,处理效果不理想,所需场地较大,然而现今大部分污水处理生化均采用该方式,面对排放标准的提升,传统工艺的劣势暴露无遗。
“提质增效”已成为污水处理的新趋势和新命题,运营者们迫在眉睫,急需寻求一种具有革新性的污水处理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单元,采用该生物膜反应单元组成的生物膜反应器,能够高效处理污水,并与传统方法相比,可减小缺氧池的大小,降低建造处理成本。
一种生物膜反应单元,包括:
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包括透气膜管及覆盖于所述透气膜管外表面的纤维层,所述透气膜管由非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其上设有均匀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01-30μm;所述纤维层由涤纶树脂、高密度聚乙烯中的至少一种制成,该纤维层的厚度为0.1-2.6mm,该纤维层上具有孔隙结构;
组合管装配件,包括两个倒胶件和两个连接件,若干所述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倒胶件中,且所述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内腔开口于所述倒胶件表面,所述连接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倒胶件固定连接,并包覆所述倒胶件上的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内腔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与所述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内腔连通,所述通气腔在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入气口和/或出气口;以及
支撑管,该支撑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胶件为条状,所述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两根一组,沿所述倒胶件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管为两条,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两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透气膜管的内径为0.1-3mm,外径为0.3-5mm。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纤维层由线状材料在所述内管表面缠绕编织制得;或所述纤维层通过将薄膜材料缠绕在所述内管后烧结制得;或所述纤维层通过将涂覆材料涂覆于在所述内管外表面,冷却后制成。
例如,通过编织法制备纤维层的具体步骤如下:将高密度聚乙烯和/或涤纶树脂的线状材料通过编织机在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缠绕编织0.1-2.6mm厚度的材料,即得纤维层;可以理解的,可以根据具体的工况要求,通过编织机调整编织的厚度及密度,使其表面保留需要的缝隙,可供后续生物膜反应器使用。
通过烧结法制备纤维层的具体步骤如下:将带有微孔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缠绕在所述内管上,加热到预定温度,使聚四氟乙烯薄膜与内管烧结成一体,即得纤维层。
通过涂覆法制备纤维层的具体步骤如下:将涂覆材料制备为液态,以涂覆机涂覆于所述内管外表面,冷却后,即得纤维层。涂覆法中,由于材料本身存在间隙,待冷却后其表面可供气体、液体正常通过。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包括若干上述的生物膜反应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辉;隋军,未经曹辉;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110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垒球
- 下一篇:一种Z型长桁端头斜切划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