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物膜反应器及其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1105.X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7078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曹辉;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辉;隋军 |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罗毅萍 |
| 地址: | 5104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膜 反应器 及其 单元 | ||
1.一种生物膜反应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包括透气膜管及覆盖于所述透气膜管外表面的纤维层,所述透气膜管由非生物降解材料制成,其上设有均匀的微孔,所述微孔的孔径为0.01-30μm;所述纤维层由涤纶树脂或高密度聚乙烯制成,该纤维层的厚度为0.1-2.6mm,该纤维层上具有孔隙结构;
组合管装配件,包括两个倒胶件和两个连接件,若干所述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两端分别固定于两个倒胶件中,且所述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内腔开口于所述倒胶件表面,所述连接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与所述倒胶件固定连接,并包覆所述倒胶件上的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内腔开口,所述壳体内设有通气腔,所述通气腔与所述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内腔连通,所述通气腔在所述壳体表面设有入气口和/或出气口;以及
支撑管,该支撑管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件固定安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倒胶件为条状,所述内供氧中空透气复合膜管两根一组,沿所述倒胶件长度方向均匀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为两条,分别设置于所述连接件两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管的内径为0.1-3mm,外径为0.3-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由线状材料在所述透气膜管表面缠绕编织制得;或所述纤维层通过将薄膜材料缠绕在所述透气膜管后烧结制得;或所述纤维层通过将涂覆材料涂覆于在所述透气膜管外表面,冷却后制成。
6.一种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单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框架、上气管、下气管和气源,若干所述生物膜反应单元放置于所述框架中固定,所述上气管与所述生物膜反应单元的上连接件的入气口或出气口连通,所述下气管与所述生物膜反应单元的下连接件的出气口或入气口连通,所述气源与所述上气管或下气管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控制阀和下控制阀,所述上控制阀设于所述上气管上,用于控制上气管流通气量;所述下控制阀设于所述下气管上,用于控制下气管流通气量。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生物膜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膜反应单元为20帘,分两组排列于所述上气管和下气管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辉;隋军,未经曹辉;隋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110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棒垒球
- 下一篇:一种Z型长桁端头斜切划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