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降速机构的物流运输线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77664.5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1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G11/20 | 分类号: | B65G11/20;B65G11/02;B65G11/18;B65G43/00;B65G47/7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1 | 代理人: | 杜群芳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机构 物流 运输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降速机构的物流运输线,包括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若干沿待运输件运动路径设置的阻尼模块,阻尼装置设置于发货区与卸货区之间的缓冲区,待运输件从发货区出发,得到初速度进入缓冲区后被阻尼装置降速至设定速度,然后以设定速度进入卸货区,从而实现对待运输件的降速控制,避免货物的碰撞或翻转损坏。同时,在阻尼模块设有若干个,阻尼装置前方设有信息采集器,待运输件进入缓冲区后,信息采集器采集速度等信息,然后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控制阻尼装置调配相应数量的阻尼模块工作,产生适配的阻尼大小,使得不同重量、规格、速度的待运输件都能被控制在特定速度进入卸货区,有效达到了降速安全卸货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运输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降速机构的物流运输线。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的物流运输线已经在各行各业中迅速普及,各种品类的待运输货物以及各种形式的物流运输线也越来越多。无论何种货物运输,都需要从发货区出发以一定速度前进,并在即将到达卸货区时能够被降速再进入卸货区完成装载。
但是,不同的货物往往具有不同的规格和重量,如何使用相同的物流运输线达到对各品类货物都有效降速,使其安全达到卸货区,避免速度较快造成货物的翻转和碰撞损坏,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降速机构的物流运输线,包括阻尼装置,阻尼装置包括若干沿待运输件运动路径设置的阻尼模块,阻尼装置设置于发货区与卸货区之间的缓冲区,待运输件从发货区出发,得到初速度进入缓冲区后被阻尼装置降速至设定速度,然后以设定速度进入卸货区,从而实现对待运输件的降速控制,避免货物的碰撞或翻转损坏。同时,在阻尼模块设有若干个,阻尼装置前方设有信息采集器,待运输件进入缓冲区后,信息采集器采集速度等信息,然后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在控制阻尼装置调配相应数量的阻尼模块工作,产生适配的阻尼大小,使得不同重量、规格、速度的待运输件都能被控制在特定速度进入卸货区,有效达到了降速安全卸货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具有降速机构的物流运输线,用于将待运输件从左侧的发货区运往右侧卸货区,发货区至卸货区的底面构成用于承载待运输件的路基,所述物流运输线包括阻尼装置,阻尼装置设在路基上,在发货区和卸货区之间设有缓冲区;阻尼装置设于缓冲区,并能够产生向左的针对待运输件的降速阻力;待运输件能够从发货区出发并获得初速度;随后进入缓冲区,被阻尼装置降速至设定速度;最后以设定速度进入卸货区进行卸货。
所述待运输件为钢卷或其他外形呈圆柱状或圆球状的能对其进行滚动传送的物料。
进一步的,阻尼装置包括阻尼模块;阻尼模块包括阻尼基体、阻尼块、阻尼起升器、阻尼撑块和阻尼复位器;阻尼基体嵌装于缓冲区底面并设有阻尼内腔;阻尼内腔腔口位于阻尼基体顶面;阻尼复位器为柔性可伸缩结构,并且一端铰接于阻尼内腔右下角,另一端铰接于阻尼块;阻尼起升器设置于阻尼内腔底部左侧;阻尼撑块设于阻尼内腔顶部,并对称设于阻尼内腔中与阻尼复位器相邻两侧面;阻尼撑块左端与阻尼内腔左侧面之间形成左弹出口,阻尼撑块右端与阻尼内腔右侧面之间形成右降落口;待运输件在阻尼模块顶面从左至右运动;阻尼模块未工作时,阻尼块受自身重力和阻尼复位器作用力处于阻尼内腔底部并位于阻尼起升器上方;阻尼模块工作时,阻尼起升器能够使阻尼块从左弹出口升至阻尼内腔外。
进一步的,阻尼模块沿待运输件运动方向依次串接设置有多个。
进一步的,还包括信息采集器和控制单元;缓冲区包括从左至右的测速区和阻尼调速区;信息采集器设于测速区;阻尼装置设于阻尼调速区;信息采集器和阻尼装置分别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待运输件能够在测速区被信息采集器采集初始信息;信息采集器能够将初始信息反馈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能够基于初始信息控制阻尼装置调整阻力大小;初始信息包括初速度。
进一步的,初始信息还包括重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776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稳定性且便于检修的阀门
- 下一篇:一种货物运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