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特殊行人过街智能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54459.7 | 申请日: | 2020-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6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展通;周锡恩;张兆宇;李岸立;刘盛腾;毛彩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1D15/00 | 分类号: | B61D15/00;G08G1/00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陈燕娴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特殊 行人 智能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特殊行人过街智能辅助装置。该装置包括小车和定向轮轨道;所述小车包括左右护栏、护栏支架、底盘、定向轮和护栏门;所述左右护栏位于小车的左右两侧;所述护栏门位于小车的前后两侧,护栏门与护栏支架轴心连接,护栏支架固定在底盘上;底盘内装有4个定向轮,4个定向轮分别位于定向轮轨道上;所述定向轮轨道固定于地面上并与地面平齐。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能够有效保障各类特殊行人的过街需求,成本低,易于维护,而且装置可以实时和交通信号系统互联,兼顾了交通运行效率的策略,保障了社会各类人群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交通安全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特殊行人过街智能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发展迅速,行人过街与机动车行车之间的冲突日益增长,特别是针对特殊行人的过街交通安全问题急需解决。特殊行人如老人、孕妇、儿童、残疾人士等,他们通过路口时速度较慢,正常的交通信号行人通过时间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过街时间需求,会发生特殊行人走在道路中间而交通信号灯已转变为机动车通过信号,从而存在较为严重的交通隐患,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影响城市交通正常运转。目前也有一些行人过街系统和警示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CN 109695186 A)公开了“一种提高行人过街安全的自动式过街装置”,该装置包括行人过街信号灯、交通信号处理器、升降防护栏和行人自动输送机构,但是该装置的功能比较单一,没有针对特殊行人的专用机构,安全性不足,而且自动输送装置主要置于地下,结构复杂,易受雨水影响且维护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特殊行人过街智能辅助装置,该装置针对特殊行人的过街需求进行设计,易于使用和维护,安全性能高,提高特殊行人过街的效率与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特殊行人过街智能辅助装置,包括小车和定向轮轨道5;所述小车包括左右护栏1、护栏支架2、底盘3、定向轮6和护栏门8;所述左右护栏1位于小车的左右两侧;所述护栏门8位于小车的前后两侧,护栏门8与护栏支架2轴心连接,护栏支架2固定在底盘3上;底盘3内装有4个定向轮6,4个定向轮6分别位于定向轮轨道5上;所述定向轮轨道5固定于地面上并与地面平齐。
所述底盘3具有一定坡度,坡度为15~20度,底盘3的表面设置有盲人条纹。4块挡车块4分别位于四个定向轮6的一端,用于防止在行人登车时小车发生滑动。
所述护栏门8为自动护栏门,可根据小车的行驶与停向状态,分别启动关闭和开启的状态。所述护栏门8上设置有红外传感器12,用于感应行人与护栏门之间的距离。
2个指示灯7分别位于左右护栏1的下部中间位置;语音播报器9和应急按钮10位于左右护栏1的内侧上方,且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左右护栏1上还挂靠有折叠椅11,使用时可将折叠椅放下,不使用时依靠倾角和重力倚靠在左右护栏。
舵机13位于护栏支架2的下端,并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用于开启和关闭护栏门;压力传感器20位于底盘3的上表面下方,并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用于感应小车上的行人重量,控制行人数量,防止超重;底盘的内部设置有控制模块14、通信模块接收端15-2、电机17-1和制动器17-2,底盘内部的两侧设置有驱动模块16,通信模块接收端15-2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驱动模块16与控制模块14相连接,电机17-1、制动器17-2和驱动模块16相连接,用于驱动和制动定向轮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544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粮食加工用连轴器
- 下一篇:一种纺纱机轨道清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