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公交车灭火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44925.3 | 申请日: | 2020-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7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陈琦;伍国柱;季金龙;晋军辉;黄勇;葛峰;李伟;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07 | 分类号: | A62C3/07;A62C31/00;A62C37/40 |
代理公司: | 长沙七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4 | 代理人: | 刘伊旸;周晓艳 |
地址: | 4120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公交车 灭火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公交车灭火系统,所述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电动公交车上的存储箱、喷淋组件、动力件、压力传感器和电控组件,所述存储箱用于存储灭火剂;所述喷淋组件包括与存储箱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的第一喷头和与存储箱通过第二管道连通的第二喷头;所述动力件包括电机和离心泵;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离心泵的出口位置;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与控制器连接的报警器以及多个与控制器连接的烟雾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和电磁阀;灭火时,通过所述控制器作用电机、离心泵和电磁阀实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喷淋灭火剂,完成灭火。本实用新型所述灭系统能够高效快速灭火且易于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车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公交车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交通安全越来越受到国家及企业的重视。特别是在公共交通的消防安全方面,2019年3月1日国家交通部出台JT/T1240-2019行业标准,明确规定本行业的技术要求,使得本行业的消防生产及操作更加的规范。
作为公共交通的一种类型,电动公交车存在着人为纵火、易燃易爆物品起火和电池起火等消防安全隐患。然而,现有的电动公交车多是配制传统的干粉灭火器,在灭火时,通过人工灭火。该配制存在以下不足:人工灭火不能及时赶到起火点,灭火慢,效果差,不够环保,大火无法扑灭,无法保障人员的安全。对于部分电动公交车虽然配置了自动灭火装置,但是受到国家药剂标准的限制,只能实现客舱和电池舱在两个独立操作系统下独立灭火,具体是:客舱使用传统灭火器和水基灭火剂的喷淋系统,并利用储气罐的气压驱动喷淋;电池舱采用七氟丙烷或六氟丙烷的储压式灭火器,喷洒时间仅1-2秒,使喷洒范围受限,无法保证彻底灭火。该配置存在以下不足:客舱和电池舱在两个独立操作系统下独立灭火,造成安装和使用成本过高;电池舱灭火器的药剂量不足,使喷洒范围受限,无法保证彻底灭火,此外,电池舱的灭火器无法实现智能操作及喷洒。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电动公交车灭火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灭火、客舱和电池舱在两个独立操作系统下独立灭火以及药剂量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公交车灭火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动公交车灭火系统,所述电动公交车包括司机室、客舱及至少一个电池舱,所述灭火系统包括设置在电动公交车上的存储箱、喷淋组件、动力件、压力传感器和电控组件,所述存储箱用于存储灭火剂,所述存储箱包括设置在顶部的灭火剂进口和设置在底部的灭火剂出口;
所述喷淋组件包括通过第一管道连通存储箱的第一喷头和通过第二管道连通存储箱的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的数量至少为两个且沿客舱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客舱内的顶部,所述第二喷头的数量至少与电池舱的数量相同且在每个电池舱内的顶部设置至少一个第二喷头;
所述动力件包括电机和离心泵,所述电机的输入端通过电路与电源连接,而输出轴与离心泵连接,所述离心泵的入口通过第三管道与存储箱的灭火剂出口连接,用于将灭火剂输送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并通过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喷淋;
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离心泵的出口位置,用于监测灭火剂由离心泵输出时的压力;
所述电控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报警器、多个烟雾探测器、多个温度探测器和多个电磁阀,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电路与电源连接,而输出端通过电路分别报警器与多个烟雾探测器、多个温度探测器和多个电磁阀连接,多个所述烟雾探测器设置在客舱内,多个所述温度探测器设置在客舱内和电池舱内,所述报警器设置在司机室内,用于对客舱和电池舱的火灾进行报警,多个所述电磁阀设置在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内;灭火时,通过所述控制器启动所述电机和离心泵并打开电磁阀以实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喷淋灭火剂,完成灭火。
优选的,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设置在司机室并通过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控组件还包括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设置在司机室并通过电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株洲中车特种装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44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铁吸附便收纳数据线
- 下一篇:一种镀膜机快速转移玻璃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