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强度工程自卸车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36557.8 | 申请日: | 2020-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86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昂;李万和;王宏涛;黄兴华;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海立美达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P1/28 | 分类号: | B60P1/2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齐明锐 |
地址: | 4412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工程 卸车 车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车厢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工程自卸车车厢,包括底板,分布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设置于底板一端的前板;所述底板包括中线折成梯形凹槽的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在梯形凹槽的两侧斜边处均焊接有L型纵梁,所述L型纵梁之间焊接有若干块加强板,所述结构板的梯形凹槽内设置有若干根横梁一,所述结构板的两侧平板各设置有一根槽型纵梁,所述L型纵梁与槽型纵梁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横梁二,所述结构板铺贴有耐磨底板。本实用新型采用瓦楞钢板为工程车车厢厢板的支撑主体,减少了焊接、节约成本、耗能低、减少了环境污染,产品在使用时损坏,可以方便更好车厢内板,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车车厢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高强度工程自卸车车厢。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程车车厢,为了提高其强度和耐用寿命,车厢板采用的是在平板上焊接纵横梁的结构,焊接量大,产品重,而且单层钢板一旦损坏,整个车厢板都要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强度工程自卸车车厢,其采用瓦楞钢板为主体支撑结构,然后在主体结构的车厢内侧铺贴耐磨钢板,不仅减少了焊接量,降低了环境污染,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工程自卸车车厢,包括底板,分布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设置于所述底板一端的前板;所述底板包括中线折成梯形凹槽的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在梯形凹槽的两侧斜边处均焊接有L型纵梁,所述L型纵梁之间焊接有若干块加强板,所述结构板的梯形凹槽内设置有若干根横梁一,所述结构板的两侧平板各设置有一根槽型纵梁,所述L型纵梁与所述槽型纵梁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横梁二,所述结构板铺贴有耐磨底板;所述前板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焊接在一起,所述前板同样以瓦楞钢板为主体,所述前板的车厢内壁焊接有内挡板,所述内挡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侧板焊接,所述内挡板的底板与所述耐磨底板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板的梯形凹槽朝上。
进一步的,所述槽型纵梁、所述横梁一、所述横梁二的截面为“凵”字形的折弯板。
进一步的,所述前板为梯形和V型交错的瓦楞钢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在所述侧板的正下方焊接有加强梁。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高强度工程自卸车车厢,其包括底板,分布于所述底板左右两侧的侧板,设置于底板一端的前板;所述底板包括中线折成梯形凹槽的结构板,所述结构板在梯形凹槽的两侧斜边处均焊接有L型纵梁,所述L型纵梁之间焊接有若干块加强板,所述结构板的梯形凹槽内设置有若干根横梁一,所述结构板的两侧平板各设置有一根槽型纵梁,所述L型纵梁与槽型纵梁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横梁二,所述结构板铺贴有耐磨底板;所述前板与所述底板、所述侧板焊接在一起,所述前板同样以瓦楞钢板为主体,所述前板的车厢内壁焊接有内挡板,所述内挡板的两端分别与侧板焊接,所述内挡板的底板与耐磨底板焊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采用瓦楞钢板为工程车车厢厢板的支撑主体,减少了焊接、节约成本、耗能低、减少了环境污染,产品在使用时损坏,可以方便更好车厢内板,从而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工程自卸车车厢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去除所述耐磨底板后的立体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高强度工程自卸车车厢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板、11——结构板、12——L型纵梁、13——加强板、14——横梁一、15——槽型纵梁、16——横梁二、17——耐磨底板、18——内挡板、2——侧板、3——前板、4——加强梁。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海立美达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海立美达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3655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位监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垃圾分类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