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GK1C型机车的动轮防迟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21566.X | 申请日: | 2020-06-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903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伯;徐刚;王长青;毕虎山;白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K13/04 | 分类号: | B61K13/04;B61C17/0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曹淑敏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gk1c 机车 动轮 迟缓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GK1C型机车的动轮防迟缓装置,利用了原有的机车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接近开关SQ、司机控制器ADS、中间继电器KA、警报器一HA、警报器二HLL,接近开关SQ接电源正负极、输出端接司机控制器ADS,司机控制器ADS另一端接中间继电器KA线圈,中间继电器KA线圈另一端接电源正极;中间继电器KA常开触头一端接机车控制系统的Y16端口、另一端串联警报器二HLL和警报器一HA后接电源正极,输出端供电接口COM4接入电源负极。本装置可在机车带闸运行且机车加载、车速大于设定数值时发出声光警报,并且当机车在打温、加载试验、惰行或停车启动等操作时不发出报警,避免频繁误报警。
技术领域
本专利申请属于铁路机车车辆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适用于GK1C型机车的动轮防迟缓装置。
背景技术
机车车轮大都由轮箍和轮辋两部分组成,二者采用过盈配合,用热装或冷压的方式紧紧地固装在一起,如果产生牵引力的车轮轮箍和轮辋发生相对位移,就叫动轮弛缓。机车在运行中如果发生了动轮弛缓,轮箍和轮辋之间产生了相对位移,随时有改变轮间距的可能,轮间距一旦改变,将发生机车脱线甚至颠覆的重大事故。
动轮弛缓除了制造、检修工艺原因外,大部分是由于机车在运用过程中轮箍与闸瓦、轨道长时间摩擦温发热造成,带闸运行、空转、长大下坡道调速措施不当等都是轮箍长时间摩擦发热的因素,而带闸运行是动轮弛缓的最主要因素,包括机车自动制动机故障和忘记松手制动机造成的带闸运行,而避免机车带闸是预防机车动轮弛缓的重要措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GK1C型机车的动轮防迟缓装置,可以在机车带闸运行且机车加载、车速大于设定数值时发出声光警报,提示机车司机采取停车或缓解制动的措施;并且当机车在打温、加载试验、惰行或停车启动等操作时不发出报警,避免频繁误报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用于GK1C型机车的动轮防迟缓装置,利用了GK1C型机车原有的机车控制系统,包括电源、接近开关SQ、司机控制器ADS、中间继电器KA、警报器一HA、警报器二HLL,接近开关SQ的两个输入端分别接电源的正负极、输出端接司机控制器ADS,司机控制器ADS的另一端连接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中间继电器KA的线圈另一端连接电源正极;中间继电器KA的常开触头一端连接机车控制系统的Y16端口、另一端依次串联警报器二HLL和警报器一HA后接入电源正极,机车控制系统中与Y16端口对应的输出端供电接口COM4接入电源负极。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电源为机车控制系统的机车控制电源,机车控制电源为DC24V。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接近开关SQ采用电感式NPN型直流24V常开接近开关。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警报器一HA采用闪光蜂鸣器,警报器一HA的报警声音大于85dB。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接近开关SQ安装在机车手制动所在轮对的制动缸鞲鞴横杆上方、并固定于机车转向架侧梁上;警报器一HA和警报器二HLL安装于机车的司机操作台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警报器二HLL为LED灯。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是:
(1)当机车由于忘记松手制动、制动机故障、误操作等原因带闸加载运行时,警报器报警,提示司机采取措施,避免长时间带闸运行造成的动轮弛缓。
(2)利用了GK1C型机车原有的机车控制系统,减少改造难度,提高改造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未经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河钢股份有限公司唐山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2156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