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物流自动识别扫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7579.X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727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刘丽琴;王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6K7/10 | 分类号: | G06K7/10;B65G47/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徐家升 |
地址: | 450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物流 自动识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流自动识别扫码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滚筒,两个所述滚筒的表面之间通过运输带传动连接,所述框架的底部焊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的底部焊接有万向轮,所述框架的右端设置有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的右端设置有集货箱。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物流自动识别扫码装置,当货物碰到感应器后一号凸轮进行旋转,来带动运输带上方的货物进行旋转,若旋转过程中扫码器没有扫到码,再启动二号凸轮进行旋转,使货物进行旋转,在这过程中,只要扫码器扫到条形码后,升降板会打开,然后货物会掉进集货箱中,这样就实现了全自动化,无需工人对货物进行翻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物流自动识别扫码装置。
背景技术
条形码是由黑与白的线条组合而成的,而条形码扫描器就是借助黑与白对红外线反射程度的不同来判断条形码的宽度。条形码扫描器内有感应器,会根据反射光线强度的不同而产生高低不同的电压,进而产生逻辑数据。在物流货物转运中,当货物被运输到达后,卸货时需要人工对卸货的货物进行扫码记录处理,记录存储进入物流的货物信息。对货物进行人工扫码的工作量比较大,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资源,劳动效率较低。另外由于人工操作及转运的原因,货物上的运单编码可能在货物的各个表面上,需要将货物翻转到有条形码的一面进行扫码,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
目前市场大部分的物流自动识别扫码装置都需要人工参与,需要工人将货物有条形码的一面朝上放置,才能让机器进行自动扫码,这样需要耗费人力而且还影响了工作效率,无法做到扫码装置的全自动化,且大部分扫码装置还无法进行移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物流自动识别扫码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物流自动识别扫码装置,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滚筒,且两个滚筒均以框架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两个所述滚筒的表面之间通过运输带传动连接,所述框架的底部焊接有四个支撑脚,且四个支撑脚均以框架的中心线为对称轴矩形阵列分布,所述支撑脚的底部焊接有万向轮,所述框架的右端设置有扫码机构,所述扫码机构的右端设置有集货箱。
优选的,所述扫码机构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的内壁通过螺栓连接有扫码器,所述外壳的左端开设有进货口,所述外壳的右端活动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左端焊接有感应器,所述外壳的底部焊接在框架的顶部,所述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一号传动杆,所述一号传动杆的表面插接有一号凸轮,所述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端插接有二号凸轮,所述连接杆的右端插接有锥齿轮,所述框架的内壁转动连接有二号传动杆,所述二号传动杆的表面插接有齿轮,且齿轮的表面与锥齿轮的表面相互啮合,所述框架的前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二号电机,且二号电机的输出轴与二号传动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框架的后部通过螺栓连接有一号电机,且一号电机的输出轴与一号传动杆后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杆位于一号传动杆的右侧,所述二号传动杆位于固定杆的右侧,所述一号凸轮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且两个一号凸轮均以一号传动杆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升降板是由气缸,伸缩杆和塑料板组成。
优选的,所述一号凸轮与二号凸轮均位于货物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一号电机和二号电机与一号传动杆和二号传动杆均通过插销插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75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功率集成电路封装结构
- 下一篇:一种PLC柜的高效散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