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拣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11607.7 | 申请日: | 2020-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78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泵工厂(苏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5/08;B25J9/02;B07C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杨德智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拣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拣机器人,包括承载腰体,承载腰体上设置有第一臂体,第一臂体依次连接有第二臂体与第三臂体,第三臂体上连接有夹持手,所述承载腰体包括有承载底板以及支撑底板,支撑底板设置于承载底板上端,承载底板上设置有腰体外壳;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采用剪刀式的机械爪,气压缸推动机械爪爪柄,夹紧机械爪对物料进行夹取,电液推杆控制翻转板的翻转,将物料抬起,再通过旋转电机转动方向,将物料转动正确的分拣传送带,气压缸拉动机械爪爪柄,夹紧机械爪松开物料,物料放置在传送带,还采用缓冲杆和防滑橡胶层保护物料不被损坏,分拣速度快,不需要人工分拣,减轻工人劳动量,不影响物流速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拣机器人。
背景技术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世界现代物流业呈稳步增长态势,欧洲、美国、日本成为当前全球范围内的重要物流基地。
当大包件进入分拣系统后,传统分拣基本采用人工拆包、小件包裹逐个拿取、靠人眼识别人工记忆分拣的方式进行,分拣过程慢、人工劳动强度大,分拣效率较为低下。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分拣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拣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拣机器人,包括承载腰体,承载腰体上设置有第一臂体,第一臂体依次连接有第二臂体与第三臂体,第三臂体上连接有夹持手,所述承载腰体包括有承载底板以及支撑底板,支撑底板设置于承载底板上端,承载底板上设置有腰体外壳,腰体外壳的轴线位置设置有腰体主轴,腰体外壳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腰体主轴旋转的第一驱动电机,所述腰体主轴的上端部与支撑底板彼此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板上设置有支撑立柱,所述第一臂体通过连接螺栓连接至支撑立柱的上端部,支撑底板上设置有两个第一液压缸,第一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至支撑底板以及第一臂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二臂体与第一臂体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第二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二液压缸,第二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至第一臂体以及第二臂体的端面上,所述第三臂体与第二臂体之间通过连接螺栓进行连接,第三臂体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三液压缸,第三液压缸的两端分别通过转轴连接至第二臂体与第三臂体上,所述承载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车轮以及驱动所述车轮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设置在承载底板的下表面,转轴的两端设置有车轮,所述转轴上设置有传动带轮,所述传动带轮通过传动带与主动带轮连接,所述主动带轮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机安装在承载底板的下表面,所述夹持手与第三臂体之间通过第二驱动电机进行连接,夹持手包括设置在第二驱动电机的输出端的电机轴,电机轴贯穿第三臂体连接设置有旋转盘,旋转盘的底部设置有旋转柱,旋转柱的外壁设置有电液推杆,旋转柱外壁左右两端设置有固定轴,固定轴穿插设置有翻转板。
优选的,所述电液推杆底部外壁贯穿设置有转动轴,翻转板的前端面设置有转轴座,转动轴插接在转轴座轴孔内,翻转板的底部设置有两组气压缸,气压缸与翻转板固定连接,且两组气压缸背对背固定设置,气压缸另一端设置有活塞杆。
优选的,所述活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机械爪爪柄,且机械爪爪柄为交错设置的两组,两组机械爪爪柄通过转动杆活动连接,机械爪爪柄的底端设置有夹紧机械爪,活塞杆对机械爪爪柄进行推拉,来控制夹紧机械爪对物料的夹紧松开。
优选的,所述夹紧机械爪包括夹紧爪,夹紧爪的内壁设置有缓冲杆,缓冲杆的另一端设置有防滑橡胶层,避免当夹紧力过大时将物料夹坏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泵工厂(苏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泵工厂(苏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116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低氮燃烧器的多级燃烧喷嘴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排气管检测用支架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