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陶瓷电镀效率的工装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1610.0 | 申请日: | 2020-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45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贵保;刘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浮梁县景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黄亮亮 |
地址: | 333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陶瓷 电镀 效率 工装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陶瓷电镀效率的工装夹具,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夹具,框架包括纵梁、以及固定在纵梁之间上的横梁,纵梁包括左纵梁、右纵梁,横梁包括左横梁、右横梁、前横梁、后横梁,左横梁、右横梁上均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若干夹头;左横梁、右横梁上的夹头之间设置有夹具,夹具包括夹具头、杆体,所述夹具头位于杆体的一端,夹具头设置为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弯曲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由原来每件陶瓷工件经铜丝绑扎通过钢管挂成一串电镀,改为用夹具同时挂120‑150个不等,大大节省了人工及物料成本,缩短了绑扎时间,提升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电镀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陶瓷电镀效率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一些陶瓷工件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电镀,电镀过程需要将陶瓷工件运送至电镀液内进行电镀,现有技术中,每件陶瓷工件经铜丝绑扎通过钢管挂成一串电镀,采用此方式一方面增加了操作人员绑扎的时间,另一方面运用铜丝增加了企业的物料成本,且运送过程中容易造成铜丝断裂导致陶瓷工件掉落损坏,因此,对企业的发展带来极其不利的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提高陶瓷电镀效率的工装夹具,包括框架以及设置在框架上的夹具,所述框架包括纵梁、以及固定在纵梁之间上的横梁,所述纵梁设置为四组且构成一个矩形立方体空间,所述纵梁包括左纵梁、右纵梁,所述横梁包括左横梁、右横梁、前横梁、后横梁,所述左横梁、右横梁分别设置在左纵梁之间、右纵梁之间,所述前横梁、后横梁设置在左纵梁与右纵梁之间,所述左横梁、右横梁上均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若干夹头;
所述左横梁、右横梁上的夹头之间设置有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夹具头、杆体,所述夹具头位于杆体的一端,所述夹具头设置为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所述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弯曲方向相反。
优选的,所述纵梁下端设置有固定轴,所述固定轴下端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上设置有刹车片。
优选的,所述夹具头、杆体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和/或夹具头固定焊接在杆体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左横梁、右横梁、前横梁、后横梁大小材质相同且均设置为若干根。
优选的,所述夹头设置为U型结构和/或V型结构,所述夹头的U型面和/或V型面朝上设置。
优选的,所述夹具头上的第一弯曲部、第二弯曲部表面均设置有防滑纹。
优选的,所述第一弯曲部的左右宽度大于横梁的左右宽度。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先将夹具头的第一弯曲部套设在夹头底部与右横梁上,杆体放置在左横梁的夹头上,将待电镀的陶瓷工件依次置入在杆体上,由原来每件陶瓷工件经铜丝绑扎通过钢管挂成一串电镀,改为用夹具同时挂 120-150个不等,大大节省了人工及物料成本,缩短了绑扎时间,提升了效率。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杆体上放置完陶瓷工件将其整体通过滑轮推动至电镀液上方,操作人员通过抓取第二弯曲部往外抽取夹具,杆体上的陶瓷工件依次掉落至电镀液内,有效缩短陶瓷工件的运输时间,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与企业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左纵梁;2、右纵梁;3、左横梁;4、右横梁;5、前横梁;6、后横梁;7、夹头;8、夹具;81、夹具头;82、杆体;83、第一弯曲部;84、第二弯曲部;9、固定轴;10、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浮梁县景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未经浮梁县景龙特种陶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1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轧管机成品管液压弹簧卡头
- 下一篇:一种生物质颗粒燃料脱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