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底盘疲劳冲击试验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00366.6 | 申请日: | 2020-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83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武冬安;沈扬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捷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7/02 | 分类号: | G01M17/02;G01M17/04;G01M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 代理人: | 周高 |
地址: | 201900 上海市宝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底盘 疲劳 冲击 试验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底盘疲劳冲击试验设备,属于汽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轮胎安装机构和测试机构,轮胎安装机构包括底板,底板上端面滑动设置有弹簧总成安装板,弹簧总成安装板一侧连接安装板,弹簧总成安装板右侧表面设置有减震器弹簧总成,安装板表面设置有实验轮胎,实验轮胎分别与有减震器弹簧总成和安装板相连接,测试机构设置在轮胎安装机构一侧,测试机构包括转毂,转毂侧表面设置有单个或多个障碍块,本实用新型真实模拟了整车道路试验中的各种工况,有效地将疲劳和冲击试验相结合,提高了汽车底盘测试的效率且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底盘疲劳冲击试验设备,属于汽车试验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无针对车轮轮胎和悬架系统的集成疲劳冲击试验设备与方法。要建立该试验方法与设备的原因在于整车道路耐久试验中,经常出现因为冲击方坑工况(几百次小坑和几次大坑)导致的悬架和车轮轮胎系统疲劳冲击的失效问题(包括轮胎鼓包,轮毂开裂,悬架的减震器漏油,悬架的转向节开裂等等),但是我们室内台架试验中,要么是单纯的冲击实验,要么是单纯的疲劳实验,没有考虑到疲劳和冲击两者相结合的集成实验。
目前考核悬架系统和轮胎系统的疲劳冲击的方法主要有整车道路实验,和室内台架实验方法:
1、通过整车道路试验来研究疲劳冲击的失效问题,时间周期长达5个月,需要的对手零件和资金较大,不适应产品开发要求;
2、通过目前现有的室内台架实验考核:
A、对于轮胎轮毂系统而言:
(1)单纯的疲劳实验:
一般是小载荷的疲劳耐久试验,没有冲击载荷的作用,很难模拟整车多次冲击方坑的实际工况,并且验证不出来本应该有问题的零件和系统。
(2)单纯的冲击实验
一般是冲击一次极端大的载荷,没有多次冲击的作用,不能反映整车疲劳耐久的实际工况,并且验证不出来本应该有问题的零件和系统。
(3)单纯冲击实验
轮胎系统为硬约束,不能模拟整车状态下悬架系统的减震吸能的缓冲作用。
B、对于悬架系统而言
(1)单纯的疲劳实验:
为小载荷的疲劳耐久试验,没有冲击载荷的作用,很难模拟整车多次冲击方坑的实际工况,并且验证不出来本应该有问题的零件和系统。
(2)单纯的冲击实验
冲击一次极端大的载荷,没有多次冲击的作用,不能反映整车疲劳耐久的实际工况,并且验证不出来本应该有问题的零件和系统。
(3)系统实验
包括MAST和多通道实验,能够模拟出来部分小冲击问题,但不能模拟整车道路试验中类似方坑等大冲击,所以不能有效考核出冲击问题,而且设备昂贵,实验耗时较长(三个月左右),需要的实验对手件较多,无法满足产品开发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底盘疲劳冲击试验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行业内无针对车轮轮胎和悬架系统的集成疲劳冲击试验设备与方法。要建立该试验方法与设备的原因在于整车道路耐久试验中,经常出现因为冲击方坑工况(几百次小坑和几次大坑)导致的悬架和车轮轮胎系统疲劳冲击的失效问题(包括轮胎鼓包,轮毂开裂,悬架的减震器漏油,悬架的转向节开裂等等),但是我们室内台架试验中,要么是单纯的冲击实验,要么是单纯的疲劳实验,没有考虑到疲劳和冲击两者相结合的集成实验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捷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捷亦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003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坑地下水监测系统
- 下一篇:卡扣连接型吸顶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