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对接抓件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88766.6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4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绳宝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亚太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5J1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胡影 |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赵***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抓件系统,包括:第一抓具,所述第一抓具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一抓具相配合的第二抓具,所述第二抓具包括第二夹爪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第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夹爪上,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接抓件系统,实现第一抓具和第二抓具之间零件传递的准确定位,无需在两个抓具之间设置定位中转胎具,避免了零件在相邻抓具之间传递时发生干涉或碰撞,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部件制造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对接抓件系统。
背景技术
采用机器人进行零件自动焊接过程中,相邻工序的两个机器人在抓取件衔接过程中,为了保证零件定位的稳定性,通常采用的方法为在两机器人之间放置一套定位中转胎具,通过该定位中转胎具保证两机器人放置和抓取零件时具有相同的定位状态。
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两个机器人放置及抓取零件时采用的定位孔与定位中转胎上的定位孔不同,这就造成零件从其中一个机器人向另一个机器人传递过程中存在定位误差,有可能造成机器人抓取零件时局部发生干涉,损坏零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抓件系统,以解决相邻工序间零件抓取传递存在定位误差,继而造成零部件损坏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对接抓件系统,包括:
第一抓具,所述第一抓具包括第一夹爪和第一定位销,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爪上,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第二端设有第一定位部;
与所述第一抓具相配合的第二抓具,所述第二抓具包括第二夹爪和第二定位销,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第一端弹性连接于所述第二夹爪上,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第二端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部相匹配的第二定位部。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凹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凸块,所述凹槽和所述凸块互补配合。
可选的,所述凸块的形状为柱形、锥形、半球形中的一者。
可选的,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夹爪之间设置有弹性部件。
可选的,所述弹性部件为弹簧、氮气缸、聚氨酯弹性体、橡胶中的一者。
可选的,所述第一夹爪包括第一夹爪本体和第一螺纹盖板,所述第一夹爪本体上开设有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定位销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定位孔内并通过所述第一螺纹盖板与所述第一夹爪本体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二夹爪包括第二夹爪本体和第二螺纹盖板,所述第二夹爪本体上开设有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定位销的第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并通过所述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螺纹盖板与所述第二夹爪本体弹性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定位销和所述第二定位销的数量均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对接抓件系统,实现第一抓具和第二抓具之间零件传递的准确定位,无需在两个抓具之间设置定位中转胎具,避免了零件在相邻抓具之间传递时发生干涉或碰撞,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抓具抓件完毕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抓具与第二抓具对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零件在第一抓具与第二抓具之间转换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抓具抓件完毕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抓具的第二定位销与第二夹爪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亚太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亚太汽车底盘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87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母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成电路板加工用分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