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85854.0 | 申请日: | 2020-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9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净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48;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蒋文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街道桃***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发电厂 循环 冷却水 除垢 系统 | ||
一种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包括间隔设置于循环水池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及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如此排水水质完全符合环保达标排放的要求、环保、经济、无二次污染,阻垢除垢效果好。采用高压静电复合臭氧应用于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中,该方法针对热电厂这种大循环水量以及中国北方地表水水质较硬、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回用为循环水补水的情况,采用纯物理的蜂巢式高压静电系统安装于吸水井包围在吸水口管道周围作为主要的阻垢除垢设备,以臭氧微纳米气泡系统作用于吸水井水池前端进行辅助,以2个系统叠加的阻垢除垢杀菌灭藻的机能,来达到阻垢除垢杀菌灭藻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
背景技术
循环水早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国民经济生产中的各个领域。当今世界上水资源非常紧缺,如何有效地应用工业循环水,已引起各个行业的重视,正确合理地使用工业循环水,使之最大限度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已成为人们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之一。
通常水在35℃以上时,会析出针状结晶体,并牢固的附着在容器壁上,逐渐形成厚厚的一层水垢。由于水垢的导热系数很低,只有钢材的1/5—1/100,从而它会造成热效率的下降,浪费能源,甚至出现设备报废或爆炸。目前,国内大多工业领域中的空调、制冷、热交换、冷却循环、锅炉系统,因使用的冷却介质水质问题极易起垢和滋生菌藻,轻则增大能耗影响热交换、冷却效果,重则堵塞管路,毁坏设备而引发事故。
在火电厂的总用水量当中,循环冷却水约占80%以上比例。据统计,一台容量为300MW的水冷机组,循环冷却水用水量约为30000~40000t/h,一台容量为1000MW的水冷机组,其耗水量约为一中小型城市的用水量。火电厂使用的循环冷却水不仅用量大,对水质也有一定的要求,由于循环冷却水流经冷却塔与外界空气接触,冷却塔中的水量因蒸发而损失,进而水中的物质和离子浓度浓缩;循环冷却水中的水垢主要由CaCO3/Ca(PO4)2/CaSO4等微溶盐组成。当循环冷却水流经换热器时,达到饱和状态的CaCO3结晶析出。从而沉积在换热器的表面形成水垢。同时,循环冷却水中还会混入空气中的大量灰尘和氧气,释放部分二氧化碳,水质变差,在换热器壁面上结成水垢等沉积物,导致换热性能降低,增大水泵的负荷能力。如果水垢沉积在换热面上,还会降低设备的传热效率,严重时导致爆炸造成生产事故。因此,必须对循环冷却水进行稳定处理,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
为了寻求有效办法消除水垢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起初采用较多的是机械法和酸碱法,但前者劳动强度大且除垢不彻底、周期长,后者易腐蚀设备,引起公害。后来,人们大多采取化学药剂置换、软化、絮凝的措施除去水中钙、镁盐类进行给水预处理,预防水垢生成。但是化学药剂处理方法普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如排放的循环冷却水体易引起环境水体产生水华和赤潮,运行过程中应根据水质的改变不断改变和调整化学药剂的配方,同时运行费用也偏高。这些化学药剂的使用需专人操作,难以控制,使用麻烦,化学药剂中大量为含磷药剂,造成排出水环保治理难度大,环保治理费用很高。
传统水处理方法带来的问题:
1、系统用水量增加和大量排水,间接增加水费;
2、微生物的抗药性,要求及时地、适当地改变药品,尽管如此,结垢问题、生物膜、军团菌三大问题还是不能彻底解决;
3、系统操作和维护的费用增加;
4、随环境保护及其执行法规标准一再提高,涉及:a、给水、排水、排污水缴纳费用逐步提高;b、含有化学药品、致病细菌等的循环冷却水(不经过处理的水),不得直接排放。
5、技术管理复杂,要求操作者业务水平较高。
现有的化学处理方法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存在防垢不彻底、劳动强度大、费用高,有环境污染等缺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净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净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58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镀行车滚筒空中甩水装置
- 下一篇:背负式喷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