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85854.0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9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爱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净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1/78 | 分类号: | C02F1/78;C02F1/48;C02F103/02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航联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04 | 代理人: | 蒋文 |
| 地址: | 314031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高照街道桃***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热力 发电厂 循环 冷却水 除垢 系统 | ||
1.一种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间隔设置于一循环水池中的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及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池具有浅水区及吸水井,吸水井的深度大于浅水区的深度,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设置于浅水区的底部且靠近吸水井的一侧,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设置于吸水井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区的深度为3~5米,吸水井的深度大于5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组件包括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与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连接的溶气泵及与溶气泵连接的曝气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臭氧微纳米气泡发生器为板式臭氧发生器或管式臭氧发生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式高压静电发生装置包括蜂巢式结构框架、若干设置于蜂巢式结构框架内的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用于将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安装于蜂巢式结构框架中的安装支架以及用于驱动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的高压电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巢式结构框架中沿竖直方式设置有若干隔间板,每一个隔间板的顶部开设有入口;蜂巢式结构框架的底部设置有汇流区间,每一隔间板的底部开设有与汇流区间连通的出口;安装支架水平设置于隔间板中,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呈竖直状态安装于安装支架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的顶部通过线缆与高压电源连接,线缆的外部套设有PVC管。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包括金属棒体、套设于金属棒体外部的绝缘层、与金属棒体的顶部连接且位于绝缘层内的连接头、与连接头连接的高压连接线缆、位于绝缘层内且位于金属棒体底部下方的下氟橡胶塞、包覆于绝缘层底端外部的下端盖、设置于连接头上方且位于绝缘层内的上氟橡胶塞、包覆于绝缘层的顶端外部的上端盖、设置于上端盖顶部的PVC短直接头;高压连接线缆穿过上端盖及PVC短直接头并与线缆连接;PVC短直接头与PVC管连接。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热力发电厂循环冷却水阻垢除垢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静电水处理电极的长度为50~5000mm,直径为20~15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净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净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858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滚镀行车滚筒空中甩水装置
- 下一篇:背负式喷雾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