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71206.X | 申请日: | 2020-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3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斌;陈文洪;曾荣奎;李凤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建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5/88 | 分类号: | G01S15/88;G01N29/04;G01N21/84;G01C17/32;G05B19/042;B63C1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乾诚五洲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42 | 代理人: | 付晓青;杨玉荣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堤坝 检测 水下 机器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包括机架和检测箱体,检测箱体架设在机架上;检测箱体内设置有微控制器和无线传输模块,微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终端之间传输控制信号和检测数据;检测箱体朝向水底的一侧设置有行走机构和第一超声波传感器、第一声呐探测器、第一摄像头和第一补光灯;检测箱体朝向堤坝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超声波传感器、第二声呐探测器、第二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本实用新型的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可以由堤坝向水面行走,方便对检测设备的投放,实现了在检测箱体沿堤坝行走时对堤坝的检测,以及在检测箱体入水后对堤坝的检测,检测人员在堤坝上无线控制检测箱体就可以完成对堤坝的检测,也解决了检测人员的安全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堤坝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
背景技术
堤坝是堤和坝的总称谓,也泛指防水拦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能够阻挡水势,使水势不会蔓延到地面,因此需要修筑堤坝,以防水患。现代的水坝主要有两大类,土石坝和混凝土坝。近年来,大型堤坝都采用高科技的钢筋水泥建筑,而为了保证堤坝的安全使用,需要定期的检测堤坝表面是否存在裂缝,及时进行维护,但是一般堤坝都比较高,不方便人工进行全面的检测,并且随着水位的动态变化,在雨季可能水面比较高,水深比较深,人工检测会有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包括机架和检测箱体,检测箱体架设在机架上;其中,检测箱体内设置有微控制器和无线传输模块,微控制器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与控制终端之间传输控制信号和检测数据;检测箱体朝向水底的一侧设置有行走机构和第一超声波传感器、第一声呐探测器、第一摄像头和第一补光灯;其中,行走机构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微控制器控制行走机构在堤坝上向水面行走;第一超声波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第一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检测箱体与水底之间的垂直距离;第一声呐探测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第一声呐探测器检测水面以上堤坝的结构状态信息;第一摄像头和第一补光灯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第一摄像头采集水面以上堤坝的环境状态信息;检测箱体朝向堤坝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超声波传感器、第二声呐探测器、第二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第二超声波传感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第二超声波传感器检测检测箱体与堤坝之间的水平距离;第二声呐探测器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第二声呐探测器检测水面以下堤坝的结构状态信息;第二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分别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第二摄像头采集水面以下堤坝的环境状态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具有行走机构的检测箱体,使该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可以由堤坝向水面行走,方便对堤坝进行检测和对检测设备的投放,以及以检测箱体水平放置的情况下,在检测箱体相对于朝向水底的一侧和检测箱体相对于朝向堤坝的一侧均设置有声呐探测器、摄像头和补光灯,实现了在检测箱体沿堤坝行走时对堤坝的检测,以及在检测箱体入水后对堤坝的检测,保证了对堤坝进行全面的检测,检测人员在堤坝上通过控制终端与检测箱体的无线控制和检测数据传输就可以完成对堤坝的检测,也解决了检测人员的安全问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堤坝检测水下机器人的进一步说明,优选地,检测箱体内设置有电子罗盘,电子罗盘与微控制器电连接和信号连接,以使机架和检测箱体漂浮于水面上或进入水下时,电子罗盘呈水平状态,微控制器控制第一超声波传感器、第二超声波传感器、第二声呐探测器、第二摄像头和第二补光灯进入工作状态;机架和检测箱体在堤坝上向水面行走时,电子罗盘呈倾斜状态,微控制器控制第一声呐探测器、第一摄像头和第一补光灯进入工作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建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建利达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71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