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机构、转向车轮组件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9818.7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56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东旭;邢海潇;刘鸿锋;王金光;靳玉涛;王广东;安胜伟;王龙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04 | 分类号: | B62D5/04;B60G13/00;B60K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孟庆莹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机构 车轮 组件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机构、转向车轮组件和车辆,其中转向机构包括:配合安装结构、驱动结构、减振器组件、轴承组件。配合安装结构的中部形成有配合隆起部;减振器底座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槽,配合隆起部可转动的配合在安装槽内,连接柱穿过配合隆起部以与驱动结构连接,且驱动结构驱动减振器组件转动;第一轴承设置在配合隆起部与安装槽之间,第二轴承设置在配合隆起部与连接柱之间,以使减振器组件能够相对于配合安装结构转动。该转向机构的布置位置不受限,并且占用的布置空间更小,更便于布置在车身上,且可驱动车轮进行独立转向,以有效增大车轮的转动角度,从而增加车轮的转向行驶模式,进而有效的提升了车辆的转向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向机构、转向车轮组件和车辆。
背景技术
传统车辆中常用的转向机构形式为:转向器内齿条运动拉动转向器两端转向横拉杆运动,转向横拉杆将力传递到车轮上,实现转向功能,其中,转向器总成安装到车架上,并且由转向横拉杆拉动车轮运动,因此,不仅车轮的布置位置受限,而且整个转向机构占用的空间较大,布置较为不方便,且车轮转向受转向横拉杆的限制而只具有固定的转动角度范围且范围偏小,并且每个车轮不能够进行独立转向,从而影响了车辆的转向性能,存在改进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的布置位置不受限,并且占用的布置空间更小,更便于布置在车身上,且可驱动车轮进行独立转向,以有效提升车辆的转向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转向机构,包括:配合安装结构,所述配合安装结构的中部形成有配合隆起部;驱动结构和减振器组件,所述减振器组件的上端具有减振器底座,所述减振器底座的顶部形成有安装槽,所述配合隆起部可转动的配合在所述安装槽内,所述安装槽内具有向上伸出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穿过所述配合隆起部以与所述驱动结构连接,所述连接柱与所述配合隆起部间隙配合,且所述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减振器组件绕所述连接柱的轴线转动;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设置在所述配合隆起部与所述安装槽之间,所述第二轴承设置在所述配合隆起部与所述连接柱之间,以使所述减振器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配合安装结构转动。
进一步,所述配合安装结构包括:本体部以及从所述本体部朝向所述安装槽突出的所述配合隆起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轴圈限位套设在所述配合隆起部的外壁面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外轴圈与所述安装槽的侧壁限位配合,所述内轴圈的顶壁与所述本体部止抵压紧,所述外轴圈的底壁与所述安装槽的底壁止抵压紧。
进一步,所述第二轴承套设在所述连接柱上且压紧在与所述连接柱配合的紧固螺母与所述配合隆起部的底壁之间。
进一步,所述紧固螺母与所述第二轴承之间夹设有弹簧垫片。
进一步,所述驱动结构与所述连接柱花键配合连接。
进一步,所述驱动结构适于驱动所述减振器组件整周转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机构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机构,该转向机构的布置位置不受限,并且占用的布置空间更小,更便于布置在车身上,且可驱动车轮进行独立转向,以有效增大车轮的转动角度,从而增加车轮的转向行驶模式,进而有效的提升了车辆的转向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转向车轮组件,包括上述的转向机构以及车轮,所述车轮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减振器组件上,该转向车轮组件可进行车轮的独立转向,以有效提升车辆的转向性能。
进一步,所述减振器组件包括:两侧减振臂,所述车轮连接在两侧的所述减振臂之间。
进一步,所述车轮包括:轮毂电机以及轮胎,所述轮胎套设在所述轮毂电机上,所述轮毂电机可转动的连接在两侧的所述减振臂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981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3D打印机的成型缸粉末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软硬结合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