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辆的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9039.7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73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9 |
| 发明(设计)人: | 曹俊;金兆江;许娜;邹军;刘辉跃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3/06 | 分类号: | B62D3/06;B62D3/02;B62D5/04;B62D6/00;B62D119/00;B62D1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刘继昂 |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转向器 转向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的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车辆的转向器包括壳体、输入轴、输出轴、转动件、动力机构和轴承组件,壳体具有开口,输出轴的部分穿过开口并伸出壳体外,输出轴相对壳体可移动,转动件设于壳体内,转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输出轴上,动力机构分别与输入轴和转动件相连,动力机构用于驱动转动件转动以带动输出轴移动,轴承组件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轴承组件设在转动件和壳体的内壁面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的转向器,当应用在车辆上时,输出轴可与车辆的转向直拉杆相连,使得车辆可取消垂臂,此外设置了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因此可提高转向器的承载能力,使得转向器能够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的转向器、转向系统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一些转向器的工作过程大多数是电机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增扭后带动丝杆转动,丝杆带动齿条螺母移动,而齿条螺母与输出轴之间是形成为齿轮齿条的配合形式的,因此齿条螺母移动可带动输出轴转动。又由于输出轴是与车辆的垂臂相连的,因此输出轴可带动垂臂转动,垂臂转动后带动转向直拉杆移动,转向直拉杆在转向球头的配合下带动前桥上的转向节臂做旋转运动,便可实现车轮的转向。这类转向器由于结构上的限制,导致自身的承载能力较小,一般多应用在轻、中型商用车上,难以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转向器,转向器的承载能力较高,可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向器的转向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转向系统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的转向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开口;输入轴;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的部分穿过开口并伸出所述壳体外,沿所述输出轴的轴向,所述输出轴相对所述壳体可移动;转动件,所述转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转动件可转动地套设在所述输出轴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分别与所述输入轴和所述转动件相连,所述动力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转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输出轴移动;和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所述轴承组件设在所述转动件和所述壳体的内壁面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转向器,由于通过动力机构驱动转动件移动,转动件进而带动输出轴移动,因此当转向器应用在车辆上时,输出轴可与车辆的转向直拉杆相连,使得车辆可取消垂臂,精简整体结构,此外,转动件与壳体的内壁面设置了可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的轴承组件,因此有利于使得转动件在较为复杂的载荷情况(例如多载荷、重载荷)下,仍能稳定的工作,进而可提高转向器的承载能力,使得转向器能够应用在重型汽车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组件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转动件的轴向两端以用于承受轴向载荷,所述第二轴承外套在所述转动件上以用于承受径向载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承为平面推力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滚针轴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的邻近所述开口的部分内周壁与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壁之间设有密封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壁上限定有螺旋的滚道,所述密封件的内周壁上设有与所述滚道配合的螺旋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密封法兰,所述密封法兰设有避让孔,所述密封法兰设于所述开口处,所述输出轴穿设于所述避让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9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钻孔用夹持机构
- 下一篇:一种烧结法回转窑给料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