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腔镜万向扶镜辅助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953159.6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885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汪国平;程宏忠;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90/50 | 分类号: | A61B90/50;A61B1/313;A61B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 地址: | 650032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万向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腔镜万向扶镜辅助装置,包括天轨滑架、电磁吸盘、多级角度调节机构、夹持机构、蛇形万向臂和扶镜夹持端,天轨滑架上安装可相对滑动和吸附固定的电磁吸盘,电磁吸盘下端连接天轨伸缩杆,天轨伸缩杆下端连接多级角度调节机构,多级角度调节机构上安装由夹持机构夹持的功能块,夹持机构上安装夹持机构伸缩杆和蛇形万向臂,蛇形万向臂上安装扶镜夹持端;本实用新型通过天轨式扶镜和与之可拆卸连接的夹持式扶镜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扶镜器械的局限性问题,同时改进了扶镜的夹持端,增加了夹持稳定性和拆卸的便利性;其结构设计合理、方便实用,适合医疗机构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镜扶镜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腔镜万向扶镜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与电子胃镜类似,是一种带有微型摄像头的器械。
腹腔镜手术就是利用腹腔镜及其相关器械进行的手术:使用冷光源提供照明,将腹腔镜镜头(直径为3-10mm)插入腹腔内,运用数字摄像技术使腹腔镜镜头拍摄到的图像通过光导纤维传导至后级信号处理系统,并且实时显示在专用监视器上。然后医生通过监视器屏幕上所显示患者器官不同角度的图像,对病人的病情进行分析判断,并且运用特殊的腹腔镜器械进行手术。腹腔镜手术多采用2-4孔操作法,其中一个开在人体的肚脐眼上,避免在病人腹腔部位留下长条状的伤疤,恢复后,仅在腹腔部位留有1-3个1厘米的线状疤痕,可以说是创面小,痛楚小的手术,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钥匙孔”手术。腹腔镜手术的开展,减轻了病人开刀的痛楚,同时使病人的恢复期缩短,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个手术项目。
腹腔镜在手术操作过程中,需要专人进行扶持,在手术室内扶镜头者与手术者在手术操作过程中由于持镜时间过长或其他不同的状况发生,会影响手术的进度及效果,同时会减小手术室内空间;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设计了不同种类的腹腔镜的扶镜器械,用于在腹腔镜手术中代替人工扶持腹腔镜,此类器械多为落地式或夹持式,置于地面或简单夹持在手术床上,进而通过另一端固定腹腔镜进行扶持,通常具备从不同维度调整夹持腹腔镜的功能;但是,此类腹腔镜扶镜器械也有各自的缺陷:1)落地式的扶镜器械,由于置于手术室地面,稳定性不高,工作人员容易碰到器械导致腹腔镜偏移或掉落,同时收纳性也相对较低;2)夹持式的扶镜器械,夹持端的稳定性和拆卸的便捷性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同时在某一些术式下,夹持式的扶镜器械不能的角度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为了方便调整扶镜器械,所夹持的位置一般是手术操作者所在的一侧,在空间上还是会存在一定的不便利;3)夹持端的设计不够成熟,夹持的稳定性和拆卸的方便程度都还有待改善。
综上所述,目前的腹腔镜扶镜装置在使用时有一定的局限性,可选择的使用方式也较为单一,同时扶镜的夹持端设计不够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腔镜万向扶镜辅助装置,通过天轨式扶镜和与之可拆卸连接的夹持式扶镜设计,解决现有技术中扶镜器械的局限性问题,同时改进了扶镜的夹持端,增加了夹持稳定性和拆卸的便利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腔镜万向扶镜辅助装置,包括天轨滑架、电磁吸盘、多级角度调节机构、夹持机构、蛇形万向臂和扶镜夹持端,天轨滑架上安装可相对滑动和吸附固定的电磁吸盘,电磁吸盘下端连接天轨伸缩杆,天轨伸缩杆下端连接多级角度调节机构,多级角度调节机构上安装由夹持机构夹持的功能块,夹持机构上安装夹持机构伸缩杆和蛇形万向臂,蛇形万向臂上安装扶镜夹持端;
所述多级角度调节机构为通过旋转轴承和锁定旋钮连接的一级调节机构和二级调节机构,一级调节机构和二级调节机构在空间平面内呈90°,二级调节机构头端安装功能块;
所述夹持机构的主体为U型夹具,U型夹具的内侧安装夹紧块,夹紧块通过穿出U型夹具侧壁的螺栓与外侧的夹紧旋钮连接,U型夹具的开口端对侧外壁安装夹持机构伸缩杆;
所述蛇形万向臂内部为万向塑形内芯,外壁包裹塑胶绝缘套,末端固定案子扶镜夹持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31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脱硫脱硝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肿瘤科护理给药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