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备用电源输入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机控制器和电动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950714.X | 申请日: | 2020-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045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埃里希·科西奇;佐尔坦·赫里克斯;纳查纳·哈斯莱纳;文森特·科内利斯;康博;杨攀;朱小强;张骏飞;罗贵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电驱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1/00 | 分类号: | B60L1/00;B60L15/20;H02J9/04;H05K9/00;H05K5/02;H01R11/28;H01R13/6461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张会强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汽车电机 控制器 备用 电源 输入 结构 具有 电机 电动汽车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备用电源输入结构,所述备用电源输入结构构成以电连接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控制板的辅助电源输入通道,且所述备用电源输入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电机控制器中的直流输入铜排和DC磁环,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一端和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电池包电连接,所述DC磁环套设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上。本实用新型也提供有具有以上输入结构的电机控制器及电动汽车。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备用电源输入结构,可简化电机控制器备用电源的连接,并可减少备用电源连接结构的发热,同时也可降低对控制板的信号干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备用电源输入结构,本实用新型同时也涉及具有上述备用电源输入结构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以及应用有所述电机控制器的电动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环保认识的不断提高,电动汽车已经成为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近年来,电动汽车以其绿色环保的特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青睐,电动汽车中的电驱动系统作为主要的核心系统,其主要包括驱动电机和电机控制器,其中的电机控制器性能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电动汽车的使用性能,因而优化电机控制器性能也成为了各大厂家关注的要点。
目前,市面上的各种电机控制器中,其备用电源大多采用从DC-LINK电容使用线束连接到控制板的方式供电,电容端使用螺栓连接,控制板侧使用插接件连接。此种结构安装工艺复杂,增加了装配的复杂程度,线束压接处接触阻抗大容易发热,且通过转接导致供电线路长,造成电能损失影响供电,同时在安装时也有磨损线束的风险。鉴于此,有必要对电机控制器备用电源输入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备用电源输入结构,以至少可简化电机控制器备用电源的连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的备用电源输入结构,所述备用电源输入结构设于电动汽车的电机控制器中,所述电机控制器中具有以电连接所述电机控制器的控制板与所述电动汽车的电池包的主电源输入通道,而使所述备用电源输入结构构成以电连接所述电池包与所述控制板的辅助电源输入通道,且所述备用电源输入结构包括固定设于所述电机控制器中的直流输入铜排和DC磁环,所述直流输入铜排的一端和所述控制板电连接,另一端和所述电池包电连接,所述DC磁环套设于所述直流输入铜排上。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输入铜排通过螺栓连接至所述控制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输入铜排以注塑铜排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直流输入铜排和所述DC磁环固定于设置在所述电机控制器中的滤波器底座上。
进一步的,所述DC磁环粘接固定于所述滤波器底座上。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备用电源输入结构,通过采用直流输入铜排进行电池包和控制板之间的连接,可避免中途电路转接,缩短了连接线,有利于降低电能损失,提高电能利用效率,并且使得直流输入铜排直接连接至控制板,也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阻抗,而减少发热。
同时,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流输入铜排直接与控制板连接,相对于传统的使用线束转接的方式,可简化装配工艺,提高装配效率,同时也能够避免采用线束而可能会发生的线束磨损,提高了集成度。
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DC磁环的设置,亦可在一定程度上吸收并消耗高频信号的能量,从而能够抑制高频信号的通过,以降低对控制板的信号干扰,提升电源输入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所述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中设有如上所述的备用电源输入结构。
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所述电动汽车应用有上述的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电驱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未经蜂巢电驱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9507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对接式浆粕粉输送装置
- 下一篇:充电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