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97343.3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0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曹龙;张瑾;田玉宝;艾腾飞;尚敏青;曹锐鑫;种蕊;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T10/13 | 分类号: | F24T10/13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祁凡雨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地热 地下 换热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该地下换热器装置,采用双管制结构形式,供水管采用铸钢或者合金钢管,直接与地下岩体接触,换热介质在供水管中下行的过程中充分与岩体进行换热,温度逐渐升高;回水管外部设置阻热层,保证高温换热介质在上行过程中,减少与周围热量损失,同时换热器的底部设置有较大空间的储热换热体,有效增加了高温区的换热面积,保证了换热介质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保证出水温度和换热效率。同时本实用新型两管制的结构形式,也解决了套管结构中内管固定困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热能利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及辅助沉管装置。
背景技术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采用地热资源供热或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环保的供能方式,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我国地热资源丰富,尤其是中深层地热储量巨大,温度品位高,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是目前地热利用,尤其是中深层地热能的利用技术仍然处于示范应用阶段,还有很多有待解决的问题。“取热不取水”作为目前中深层地热能的利用的主要形式,即在地下设置封闭的换热循环通路,传热工质通过地热井进入地下,与高温岩体发生热交换,吸收地下岩体的热量,升温后再循环至地面换热器放出热量,井下换热器一般采用套管式换热器。
主要存在以下缺陷:
内套管固管困难:为了避免供回水管路热交换损失,内套管一般选择导热率较低的非金属材料,与金属外套管之间较难连接固定。由于中深层地热井的换热管长度在2~3km,外套管中的循环介质在循环过程中产生紊流现象,则内套管将产生较大的波动,影响介质循环及系统稳定运行。
沉管困难:换热管埋深较大,沉管困难,尤其是橡胶内套管,在沉管过程中容易变形,与外护管摩擦,导致下沉较难。实用新型专利:一种中深层无干扰地热井换热管下井装置(申请号201920157780.9)中公布了一种金属加重拉拽的方法布管,但是由于加重块的拉力,使内套管产生额外应力。
换热能力不足:传统的套管形式由于结构形式缺陷,换热能力较差。很多专利技术提出了改进方法,但是可实施性较差。例如专利一种中深层地热能增强型取热装置(申请号:201920292157.4),通过增加在上管段增加内凸肋片,下管段增加螺旋肋片的方式增加有效换热面积,但是该方法结构复杂,运行期间故障率高,同时在深层埋管实施的可行性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实施性高、换热效率较佳的地下换热器结构形式,主要解决地下换热器换热效果差的问题。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包括供水管以及回水管,供水管用于将换热介质输送到地下进行换热,回水管用于将换热后的介质输送到地面;所述地下换热器底部设置有储热换热体,用于增加高温区的换热面积,保证换热介质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进一步,供水管采用铸钢钢管或者合金钢管,直接与地下岩体及回填料接触,保证换热介质下行过程中充分与岩体换热。
进一步,回水管外部设置阻热层,降低吸热后的高温介质在上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更进一步,供水管及回水管采用多段金属管道连接,以达到井深要求,连接方式采用丝扣或者焊接,同时供水管及回水管上的连接缝在垂直方向错开分布。
具体的,储热换热体采用直径为地热井壁直径约2/3的大尺寸钢管制造,储热换热体上焊接上盖板,储热换热体下设置有锥形下封头。
进一步,供水管与储热换热体连接并通入储热换热体的底部,用于将换热介质导入储热换热体的底部,回水管和储热换热体的顶部连接,用于将储热换热体上部的换热后的介质导出。
进一步,在所述上盖板与供水管以及回水管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734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装内置保温板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