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97343.3 | 申请日: | 2020-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70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 发明(设计)人: | 曹龙;张瑾;田玉宝;艾腾飞;尚敏青;曹锐鑫;种蕊;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T10/13 | 分类号: | F24T10/13 |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李婷;祁凡雨 |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深层 地热 地下 换热器 结构 | ||
1.一种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包括供水管(1-5)以及回水管(1-6),供水管(1-5)用于将换热介质输送到地下进行换热,回水管(1-6)用于将换热后的介质输送到地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换热器底部设置有储热换热体(1-10),用于增加高温区的换热面积,保证换热介质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供水管(1-5)采用铸钢钢管或者合金钢管,直接与地下岩体(1-3)及回填料(1-2)接触,保证换热介质下行过程中充分与岩体换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回水管(1-6)外部设置阻热层(1-8),降低吸热后的高温介质在上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供水管(1-5)及回水管(1-6)采用多段金属管道连接,以达到井深要求,连接方式采用丝扣或者焊接,同时供水管(1-5)及回水管(1-6)上的连接缝在垂直方向错开分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储热换热体(1-10)采用直径为地热井壁(1-7)直径约2/3的大尺寸钢管制造,储热换热体(1-10)上焊接上盖板(1-1),储热换热体(1-10)下设置有锥形下封头(1-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供水管(1-5)与储热换热体(1-10)连接并通入储热换热体(1-10)的底部,用于将换热介质导入储热换热体(1-10)的底部,回水管(1-6)和储热换热体(1-10)的顶部连接,用于将储热换热体(1-10)上部的换热后的介质导出。
7.如权利要求5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盖板(1-1)与供水管(1-5)以及回水管(1-6)之间,均设置有加强筋(1-9)。
8.如权利要求1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辅助下沉装置,所述辅助下沉装置用于地下换热器的沉管及固管施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下沉装置,包括管道两侧竖向的支撑体(2-1),在支撑体(2-1)上水平间隔设置有两组固定夹紧装置(2-5)以及两组活动夹紧装置(2-3),均用于夹持管道;
所述固定夹紧装置(2-5)与支撑体(2-1)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夹紧装置(2-3)沿支撑体(2-1)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活动夹紧装置(2-3)的移动范围限定在上限位体(2-4)和下限位体(2-2)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中深层地热地下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水管(1-5)及回水管(1-6)的连接处设置有连接定位区(2-8);
所述固定夹紧装置(2-5)以及活动夹紧装置(2-3)的夹持管道功能、以及活动夹紧装置(2-3)的上下移动均通过液压机构驱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联创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973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装内置保温板定位装置
- 下一篇:一种过滤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