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环上壳自动分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58864.8 | 申请日: | 2020-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4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张强;廖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江塑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42;B29C45/3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指南针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68 | 代理人: | 金香云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建林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环上壳 自动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环上壳自动分穴设备,包括注塑机,所述注塑机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注塑机械手治具,其一侧设置有中转平台和作业台,中转平台上依次并排设置有若干二次定位治具,其外周围有防护板,作业台上设置有托板和UR机器人,托板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吹塑盘,其边缘位置设置有启停按钮,UR机器人的前端设置有UR机械手治具。该手环上壳自动分穴设备中,生产过程均由机器自动完成分穴摆装,避免人工误操引发的后续组装问题;产品分穴作业精准高效且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装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环上壳自动分穴设备。
背景技术
手环穿戴产品的配件由注塑机生产,目前一台注塑机每次可以注塑产出8个产品,并且这8个产品都有自己的编号,排序为从1到8。为方便后续生产,注塑后的产品需要分开包装,现有生产上的工艺为人工分穴,由于产品外观与结构特征一样,人工分穴经常出现穴号混乱的情况,易引起后续自动化组装设备的异常,且生产效率低下,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手环上壳自动分穴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环上壳自动分穴设备,包括注塑机,所述注塑机上设置有可活动的注塑机械手治具,其一侧设置有中转平台和作业台;
所述中转平台上依次并排设置有若干二次定位治具,其外周围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朝向作业台的一侧设置有开口;
所述作业台上设置有托板和UR机器人,所述托板上端面设置有若干呈矩形阵列分布的吹塑盘,其边缘位置设置有启停按钮,所述UR机器人的前端设置有UR机械手治具,所述UR机械手治具包括条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方设置有与UR机器人固接的法兰部,其下方沿长度方向依次并排设置有若干升降气缸,各升降气缸的一侧均传动连接有气动手指,所述气动手指与二次定位治具一一对应且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机械手治具上还设置有水口夹和报警器,所述水口夹与报警器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转平台的下方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为高度可调式支架。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由三块与支架固接的竖板围成,防护板还设置有安全光栅,所述安全光栅位于开口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作业台的下方设置有电控箱,所述UR机器人、UR机械手治具和启停按钮均与电控箱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架和电控箱的底部均安装有四个脚轮。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气缸与气动手指之间设置有L形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水平部与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接,其竖直部与气动手指的外侧固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动手指、二次定位治具和吹塑盘的数量均为八个。
进一步的,各吹塑盘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与托板一体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生产过程均由机器自动完成分穴摆装,避免人工误操引发的后续组装问题;产品分穴作业精准高效且安全,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手环上壳自动分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机械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江塑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未经东江塑胶制品(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58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