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坡隧道排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5334.X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8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田连民;南江;周卫洋;尹鹏;麦才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果之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41 | 代理人: | 崔金 |
地址: | 10114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排水 结构 | ||
1.一种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分别开设于隧道内左右两侧的左侧边沟和右侧边沟;
泵水管,设于所述左侧边沟和右侧边沟内;
截水沟,横向设于所述隧道洞口并通过泵水管与所述左侧边沟和右侧边沟连通;以及,
排水沟,与所述截水沟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相同的左侧沉淀池和右侧沉淀池,所述左侧沉淀池和右侧沉淀池分别与所述左侧边沟和右侧边沟连通;
所述排水沟至少设置为两个分别与所述左侧沉淀池和右侧沉淀池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沉淀池包括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上部连通,以使第一沉淀池的水溢流至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二沉淀池与所述排水沟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具有一共用侧壁所述共用侧壁上端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通过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中间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通过中间沉淀池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中间沉淀池连接的侧壁上端以及第二沉淀池和中间沉淀池连接的侧壁上端均设置有第二凹槽。
7.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尺寸均为5m×3m×2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中间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内表面均涂抹有防渗透层。
9.根据权利要求3至6任一项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边沟和右侧边沟的纵截面呈倒梯形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坡隧道排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水管包括设于隧道内储水处的水泵以及与所述水泵连通的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与所述左侧边沟和右侧边沟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华北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53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印刷机的水循环设备
- 下一篇:一种便于使用的农业水利灌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