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轨面缺陷巡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45135.9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56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汪俊;于正浩;龚小溪;徐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B61K9/10;B61D15/08;G01N21/88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陷 巡检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轨面缺陷巡检装置,包括检测车,检测车包括支撑板和两组移动轮,两组移动轮转轴上均安装有测速模块,检测车中央安装有控制模块,检测车两侧对应轨道处均安装有轨面图像采集模块和驱动电机,轨面图像采集模块两侧分布有辅助照明模块;测速模块、轨面图像采集模块和辅助照明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驱动电机与对应的移动轮电连接。本装置通过合理的布局设计以及模块之间的连接配合,方便快捷的检测轨面的缺陷情况,为轨道缺陷检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自动化检测方案,不仅可以减轻维护人员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检测效率,能够更加有效的避免人为主管因素导致的漏检风险,从而有效保证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轨面缺陷巡检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轨道交通的便利性,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建设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我国铁路客运高速化、货运重载化的发展,对轨道交通基础设施的可靠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钢轨作为轨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行车载荷及自然因素的作用,在其轨面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疲劳伤损,如断裂、锈蚀、剥离掉块等。车轮在有缺陷的钢轨上高速运行时产生的冲击作用会引起车轨系统耦合振动,损坏线路与车辆部件,降低乘坐舒适度,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及时发现钢轨表面缺陷并向铁路部门提供维护数据对于保障铁路运输安全至关重要。
现有的维护方法通常由定期的人工巡检来完成,由人工在天窗期沿线路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这样的方法不仅效率低下,其检测精度更是无法得到保障。
现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如火如荼,深度学习技术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分支,已经在很多工业领域得到了成功应用,这充分说明了该项技术的巨大潜力。若将将该项技术应用于轨面缺陷检测将大有裨益。
因此,本发明将深度学习技术应用于轨面缺陷检测,提出一种基于学习的轨面缺陷检测系统,能够在节省人力的同时提高缺陷检测的效率和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轨面缺陷巡检装置。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轨面缺陷巡检装置,其中:包括检测车,所述检测车包括支撑板和两组移动轮,两组所述移动轮转轴上均安装有测速模块,所述检测车中央安装有控制模块,所述检测车两侧对应轨道处均安装有轨面图像采集模块和驱动电机,所述轨面图像采集模块两侧分布有辅助照明模块;
所述测速模块、轨面图像采集模块和辅助照明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减速齿轮组与对应的移动轮机械连接。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进一步地,移动轮包括主动轮和从动轮,所述主动轮的转轴上套装有减速齿轮组,所述减速齿轮组另一侧安装有驱动电机,测速模块和驱动电机同轴安装。
进一步地,测速模块包括数模转换器和编码器,所述编码器采集检测车位移并转换成脉冲信号,所述数模转换器将脉冲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进一步地,编码器采用高精度绝对值旋转编码器。
进一步地,控制模块采用工业控制计算机。
进一步地,轨面图像采集模块采集轨面图像数据,并与预先存储的检测模型进行对比,所述轨面图像采集模块采用线阵相机。
进一步地,检测车上还安装有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控制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辅助照明模块为高亮度线光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51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盖帽机
- 下一篇:一种输入过压保护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