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内板总成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842314.7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5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漆银利;朱红霞;熊建华;饶聘;王俊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J5/04 | 分类号: | B60J5/04 |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陈小东 |
| 地址: | 40226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总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门内板总成,包括内板和至少两个防撞梁,所述防撞梁设置在所述内板内侧,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板的前端和后端固定,所述防撞梁在所述内板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在车门的内板上设置了至少两个防撞梁,使得提升了车门整体的碰撞性能,车门在受到碰撞时,至少两个防撞梁的设置,减少了车门的变形,减少了司机和乘客受到伤害的现象,有效保护了司机和乘客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车门内板总成。
背景技术
安全、节能、环保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三大主题,而碰撞安全问题是重中之重,各大汽车公司一直在致力于提高汽车的碰撞性能。在汽车的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偏置碰撞中,由于车门结构的变形会大大影响司机和乘客的受伤程度,严重时会威胁到司机或乘客的生命安全。
目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传统的解决方式是,在车门内板上加装防撞梁,来加强门板的强度和刚度,改善车门的受力状况和力的传递路径,减少车门的变形,提高车门的吸能特性。但是通常在车门内板上设置单个的防撞梁,且防撞梁多为钢管结构,这使得车门的整体的碰撞性能较低,在发生碰撞时司机或乘客受到的威胁较大;并且通常会在钢管结构的防撞梁上布置补强胶片,以增加防撞梁结构的稳定性,补强胶片设置在钢管上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车门内板上增加单个的钢管防撞梁结构,使得车门的碰撞性能较低的问题,提供一种车门内板总成。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门内板总成,包括内板和至少两个防撞梁,所述防撞梁设置在所述内板内侧,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板的前端和后端固定,所述防撞梁在所述内板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撞梁设置为3个,一个所述防撞梁设置在所述内板的上端,另外两个所述防撞梁设置在所述内板的中部,3个防撞梁增加了车门内板的防撞性能,减少车辆受到碰撞时,司机和乘客受到伤害的现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板的前端和后端均设置有向内的凸部,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凸部上,所述内板、所述凸部和所述防撞梁构成环形结构,环形结构增加了车门内板的结构的稳定性,增加了车门内板的缓冲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撞梁上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所述加强筋沿着所述防撞梁的延伸方向布置,增加了防撞梁自身的结构强度,提升了防撞梁的抗凹性能,进而增加了车门内板整体的结构强度,进而提升了车门内板的防撞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撞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凹槽间隔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上,所述凹槽内设置膨胀胶,以增加防撞梁自身的结构,提升了车门内板受到碰撞时的抗凹性能,并且凹槽和膨胀胶的方式替换了补强胶片的方式,节省了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撞梁的上侧和下侧均设置有安装孔,将线束卡子安装在安装孔上,减少线束的凌乱现象,使得能够合理的走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防撞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内板的两侧焊接,增加了防撞梁与内板连接的紧固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板上设置有玻璃升降器安装孔、扬声器安装孔、前门附件安装孔和后视镜安装孔,便于安装车门所需的各种零部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板包括前段和后段,所述前段和后段焊接固定,所述前段的厚度大于所述后段的厚度,提升了车门内板抗下沉的能力,合理减轻了车门内板的整体质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内板上设置有车门铰链加强板,增加了车门与车身连接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未经东风小康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423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凝土表面气泡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铜铝复合散热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