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装箱船绑扎桥试验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020832820.8 | 申请日: | 2020-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21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于德超;陈涛;田泽源;于庆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79/30 | 分类号: | B63B79/30 |
代理公司: | 大连格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38 | 代理人: | 刘琦 |
地址: | 116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装箱 绑扎 试验 工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试验工装,包括上下排列的六个水平的长方形框架以及用于支撑这六个框架的四个支撑柱;从下往上的第一至第五个长方形框架上均设置有平台,第二至第五个平台均设置有开口;第一至第五个平台中,相邻的两个平台之间连接有斜向的阶梯,每个阶梯顶部连接于开口的内边缘;工装顶部设有吊耳,底部设有锁紧孔;通过本发明工装,可以较为简单有效且精度更高地进行绑扎桥间的堆箱实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集装箱船绑扎桥试验工装,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进行试箱工作时所采用的一种绑扎工装。
背景技术
集装箱船主要存货区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货仓区域,另一部分为甲板舱盖之上。货仓区域内的集装箱通过横舱壁及导轨进行限位及固定,甲板舱盖上的集装箱则主要采用绑扎桥固定,绑扎桥施工精度的好与坏直接影响着甲板集装箱是否能够顺利吊运及存放,因而为检验施工精度,现阶段主要通过采用标准集装箱进行检测。以往依据舱盖上存放不同尺寸的集装箱,相对应的采购不同型号的标准集装箱,如20尺、40尺、45尺、53尺等,缺点较多,主要表现如下:首先消耗极大的成本,堆箱工作繁琐,占用大量人力物力,降低吊车的使用效率;其次,由于其本体强度较弱,易变形,影响试验精度;第三检验过程中集装箱需封闭,影响现场集装箱的绑扎工作及检验,安全性较差;最后不利于日后的维修及保养,不便于现场5S管理,实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试验工装,以提高绑扎桥堆箱试验的精度、安全度、便捷性等。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装箱船绑扎桥试验工装,包括通过底部水平的第一长方形框架、顶部水平的第六长方形框架以及连接于第一长方形框架与第六长方形框架顶点之间的四根支撑柱形成的长方体框架;第一长方形框架与第六长方形框架之间从下往上依次设置有水平连接于四根支撑柱的第二长方形框架、第三长方形框架、第四长方形框架以及第五长方形框架;
第一长方形框架上通过加强筋板设置有第一平台;
第二长方形框架上通过加强筋板设置有第二平台,第二平台上开设有一个第二阶梯开口;
第三长方形框架上通过加强筋板设置有第三平台,第三平台上开设有一个第三阶梯开口;
第四长方形框架上通过加强筋板设置有第四平台,第四平台上开设有一个第四阶梯开口;
第五长方形框架上通过加强筋板设置有第五平台,第五平台上开设有一个第五阶梯开口;
第一平台与第二平台之间设置有斜向的第一阶梯,第一阶梯的顶端连接于第二阶梯开口的内边缘;
第二平台与第三平台之间设置有斜向的第二阶梯,第二阶梯的顶端连接于第三阶梯开口的内边缘;
第三平台与第四平台之间设置有斜向的第三阶梯,第三阶梯的顶端连接于第四阶梯开口的内边缘;
第四平台与第五平台之间设置有斜向的第四阶梯,第四阶梯的顶端连接于第五阶梯开口的内边缘;
第六长方形框架的上表面设置有吊耳;
第一长方形框架的侧面设置有锁紧孔。
长方体框架的一个侧面设置有加强结构。
加强结构为连接于支撑柱之间的加强杆。
加强杆有四根,四根加强杆两两交叉形成上下两个X字形。
支撑柱上还连接有绑扎杆。
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第四阶梯以及第五阶梯与地面的夹角均为~°。
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第四阶梯以及第五阶梯与地面的夹角均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8328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控锁电子钥匙及具有其的双控锁具
- 下一篇:一种快速建立森林火灾隔离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