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机操作系统壳体加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73911.9 | 申请日: | 2020-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26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岑宇辉;周梦娇;周浩君;张海云;郭昊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毫米波光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0 | 分类号: | B29C70/30;B29C70/5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机 操作系统 壳体 加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飞机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的一种飞机操作系统壳体加工装置,包括矩形支撑框架,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内腔上部中央水平转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螺母和U型螺纹杆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模具,模具提供飞机操作系统壳体结构的样本,并可根据各机型的对飞机操作系统G‑1000壳体的设计要求对模具进行更换,方便统一高效的对飞机操作系统壳体进行加工,同时转轴间歇性转动,并能够得到确定的模具运动轨迹,在加工过程中,根据纤维布需要铺设的位置来对转轴进行旋转,以保证纤维布铺设的完好,该装置操作方便,省力且便于提高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飞机零部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机操作系统壳体加工装置。
背景技术
飞机操作系统由于为飞行员提供了海量信息和友好的飞行界面,有效减轻了飞行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飞行安全水平,已经广泛应用于民用飞机中,但是随着飞机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现有系统(如G-1000系统)的壳体结构设计并不能完全适配于各个型号的飞机之中,尤其是自制国内自制的民用飞机上,对此统一的系统(如G-1000系统)壳体结构,成为满足系统结构适配的关键。但现有设计中各民用飞机制造过程中,系统的壳体多为根据不同机型单一设计, 并没有统一系统的壳体加工结构,导致加工系统壳体的过程费时费力,基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飞机操作系统壳体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操作系统壳体加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操作系统壳体加工装置,包括矩形支撑框架,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底部四角均安装有带刹车的万向轮,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内腔上部中央水平转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通过螺母和U型螺纹杆固定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可拆卸连接有模具,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外壁且位于转轴的外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转轴的外壁两侧分别通过轴承固定有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且第一矩形块和第二矩形块分别通过贯穿方孔和矩形盲孔与矩形支撑框架连接,所述矩形支撑框架的顶部与第一矩形块之间通过限位螺栓连接,所述转轴的外端通过螺钉和套管固定有从动齿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微型齿式减速箱和卡罩,所述微型齿式减速箱固定连接在卡罩的内腔底部,所述微型齿式减速箱的输入轴贯穿于卡罩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手轮,所述手轮的内表面外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块,所述卡罩的外侧表面通过支撑座和连接轴转动连接有L型转杆,所述L型转杆的下端部与弧形块表面滑动贴合,所述卡罩的上表面通过支撑座和滑柱水平滑动连接有推杆,所述L型转杆的顶部与推杆的左端转动连接,所述推杆的右端转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通过限位销轴和通槽垂直转动连接在卡罩上,且限位杆的底部插接在从动齿轮齿腔,所述从动齿轮下方啮合有主动齿轮,且主动齿轮固定套接在微型齿式减速箱的输出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模具与底板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或粘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矩形块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块的最外点转动卡接有钢球。
进一步的,所述L型转杆的下端部呈钝头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模具提供飞机操作系统壳体结构的样本,并可根据各机型的对飞机操作系统G-1000壳体的设计要求对模具进行更换,方便统一高效的对飞机操作系统壳体进行加工,同时转轴间歇性转动,并能够得到确定的模具运动轨迹,在加工过程中,根据纤维布需要铺设的位置来对转轴进行旋转,以保证纤维布铺设的完好,该装置操作方便,省力且便于提高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毫米波光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西安毫米波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739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动侧踏的四连杆结构
- 下一篇:一种清洗液恒温循环水浴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