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64809.2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58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诚;吴洪强;刘小康;周国清;贾红军;周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峰梅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L3/04 | 分类号: | B60L3/04;H05K7/20 |
| 代理公司: | 宁波甬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28 | 代理人: | 李迎春 |
| 地址: | 3150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bdu 单元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包括:分离设计的正极BDU与负极BDU,所述的正极BDU与负极BDU均包括壳体以及若干电气零部件,所述若干电气零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铜排,且所述若干铜排的表面露出,所述若干铜排的位置与所述电气零部件相对应且与其导通;所述铜排下部覆有一层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的下部设置有一层导热垫。通过本实用新型能够在轻量化的前提下有效地提高BDU单元结构的安全性能,降低BDU内部过热的问题,提高BDU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电池配电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热、绝缘性能较好的电动汽车BDU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具有节能减排优势的新能源汽车近年来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一大主力,其安全性也有着较高的要求。
电池包断路单元(Battery Disconnect Unit)简称BDU单元,作为专为电动汽车动力电池设计的一种配电盒在其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能够在电动汽车内部动力电池系统报错时,切断内部电流起到保证系统安全的作用。BDU单元主要包括若干继电器、连接器传感器以及壳体等部件。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BDU单元结构的绝缘性能依靠塑料壳体绝缘,导热性能依靠在塑料壳体上开孔或塑料壳体接触水冷板导热,绝缘和导热性能受限,导致BDU内部热量集聚,缩短BDU的使用寿命,增加局部过热风险,存在较大的危险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从而解决以上常规BDU单元结构导热性、绝缘性较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未解决以上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包括电气零部件与壳体,所述电气零部件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所述电气零部件通过铜排与电源。
一种电动汽车用BDU单元结构,包括:分离设计的正极BDU与负极BDU,所述的正极BDU与负极BDU均包括壳体以及若干的电气零部件(正负极BDU壳体上设置的电气零部件不同),所述若干电气零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上部,所述壳体内设置有若干铜排,所述若干铜排的位置与所述电气零部件相对应且与其导通;所述铜排下部覆有一层绝缘膜,所述绝缘膜的下部设置有一层导热垫。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绝缘膜的条件为:厚度0.1-0.3mm,导热系数大于0.7W/mk,阻燃系数达到V0等级,且击穿电压大于5.8KV AC。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导热垫的厚度为3-5mm,且导热系数大于3.0W/mk。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壳体的下部与铜排的平面度小于0.4,控制铜排的平整度,使得绝缘膜和导热垫的贴合能够更为的紧密,且最终的产品也较为平整。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若干铜排通过内嵌注塑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相互连通且一端伸出壳体外部,铜排伸出壳体的一端与外界的电池相连接且导通。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正极BDU壳体上部的电气零部件包括熔断器以及继电器,具体为1个熔断器以及2个继电器。
作为优选的方案,所述负极BDU壳体上部的电气零部件包括激励保险丝、继电器以及电流传感器,具体为1个激励保险丝,2个继电器以及2个电流传感器,电流传感器能够在实时监测电池包电流温度的同时反馈给汽车的ECU(电子控制单元),从而与其他部件配合保护汽车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峰梅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峰梅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6480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