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走装置及建筑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42719.3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6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叶才中;许涛;崔文哲;杨晋;吴伟明;桑爱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F21/00 | 分类号: | E04F21/00;E04F21/08;B24B7/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顺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走 装置 建筑 机器人 | ||
1.一种行走装置,包括行走本体(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顶部组件(2),其设置于所述行走本体(1)的顶部,所述顶部组件(2)与爬架的天轨(100)滑动连接;
底部组件(3),其设置于所述行走本体(1)的底部,所述底部组件(3)包括行走轮(31)和防脱轮(32),所述行走轮(31)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防脱轮(32),所述行走轮(31)与所述爬架的地轨(200)上端面滚动抵接,两个所述防脱轮(32)与所述地轨(200)的两侧分别滚动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组件(2)包括:
导向轮组件,包括导向轮安装板(21)和导向轮组,所述导向轮组用于与所述爬架的天轨(100)的两侧滑动连接;
支撑轮(22),所述支撑轮(22)的外圆周的最高点高于所述导向轮安装板(21)的上表面,所述支撑轮(22)能够与爬架的天轨(100)的下表面滚动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组包括第一导向轮(25)和第二导向轮(26),所述第一导向轮(25)和所述第二导向轮(26)均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轮安装板(21)上,所述第一导向轮(25)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导向轮(26)的外径,所述第一导向轮(25)滚动抵压于所述天轨(100)的凹槽的内壁,所述第二导向轮(26)滚动抵压于所述天轨(100)的另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组件(2)还包括天轨底盘(23),所述天轨底盘(23)水平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走本体(1)的顶部,所述天轨底盘(23)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导向轮组件,所述导向轮安装板(21)水平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天轨底盘(23)上,所述支撑轮(22)竖直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天轨底盘(23)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向轮组对应设置有一个所述支撑轮(22),所述支撑轮(22)位于所述导向轮组的行走方向的其中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3)还包括底部安装座(33),所述底部安装座(33)转动地设置于所述行走本体(1)的底部,所述底部安装座(3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竖直安装板(331),所述行走轮(31)设置于两个所述竖直安装板(331)之间,每个所述竖直安装板(331)的内侧均转动设置有一个所述防脱轮(3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
编码器(5),与所述行走轮(31)传动连接;
和/或,检测件(6),所述检测件(6)设置于所述底部组件(3),用于识别所述底部组件(3)的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装置还包括驱动件(4),所述驱动件(4)的输出端与所述行走轮(31)传动连接,用于驱使所述行走轮(31)在所述地轨(200)上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行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组件(3)还包括导向轮安装座(34)和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轮安装座(34)上的两个第三导向轮(35),所述导向轮安装座(34)设置于底部安装座(33)上,两个所述第三导向轮(35)分别滚动抵压于所述地轨(200)的两侧。
10.一种建筑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行走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4271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却效果较好的喷丝板模具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