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和轨道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31882.X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6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晋伟;周磊;杨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1G9/04 | 分类号: | B61G9/04;B61F19/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唐立;姜冰 |
| 地址: | 21312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 车辆 车钩 缓冲 连接 装置 | ||
1.一种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包括安装座(120)、牵引杆(110)、前限位板(140)、后限位板(150)、第一吸能部件(161)和第二吸能部件(162),其中,所述第一吸能部件(161)套装在所述牵引杆(110)上并被夹置于所述后限位板(150)和安装座(120)之间并用于吸收拉伸载荷,所述第二吸能部件(162)套装在所述牵引杆(110)上并被夹置于所述前限位板(140)和安装座(120)之间并用于吸收冲击载荷;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座(120)的上下两侧端分别上下对称地设置有防爬限位块(123),所述防爬限位块(123)的前端面上设置有第一防爬齿(124),所述前限位板(140)的上下两端的侧面上分别上下对称地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防爬齿(124)相啮合的第二防爬齿(14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防爬齿(124)和多个所述第二防爬齿(144)在左右方向上平行地布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限位块(123)从所述安装座(120)向前部分地一体延伸而形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设置所述防爬限位块(123)从所述安装座(120)向前延伸的长度以至于在所述第二吸能部件(162)承载的冲击载荷等于其所能承受的极限冲击载荷的情况下所述防爬限位块(123)上的第一防爬齿(124)与所述前限位板(140)上的第二防爬齿(144)相啮合。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限位块(123)的设置有所述第一防爬齿(124)的前端面向后倾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在不承受拉伸或冲击载荷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防爬齿(144)与所述第一防爬齿(124)之间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吸能部件(162)的压缩行程的最大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20)的左右两侧端分别左右对称地设置有防折弯限位块(121),所述前限位板(140)的左右两侧端分别左右对称地设置有防折弯支撑块(141);
其中,所述防折弯限位块(121)被构造为,在所述第二吸能部件(162)在被所述前限位板(140)压缩并吸收冲击载荷时,限制所述防折弯支撑块(141)在左右方向上的摆动角度大小并引导所述折弯支撑块(141)所在的所述前限位板(140)在趋于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折弯限位块(121)从所述安装座(120)向前部分地一体延伸而形成,并且所述防折弯限位块(121)的前端设置有相向于所述防折弯支撑块(141)的第一导向斜面(122),所述防折弯限位块(121)的内侧设置有前后导向面(128);
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限制所述防折弯支撑块(141)在左右方向上的摆动角度大小并在冲击载荷下引导所述前限位板(140)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滑向所述前后导向面(128),通过前后导向面(128)引导所述前限位板(140)在前后方向上移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车钩缓冲连接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折弯支撑块(141)从所述前限位板(140)向后部分地一体延伸而形成;所述防折弯支撑块(141)的后端设置有相向于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22)的第二导向斜面(14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中车铁马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3188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SMC复合材料的检查井
- 下一篇:一种互扣型水泥发泡保温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