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27672.3 | 申请日: | 2020-05-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3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7 |
发明(设计)人: | 刘丹丹;侯立干;李清文;梁斌;文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B11/18 | 分类号: | H01B11/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王锋 |
地址: | 215123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化 高温 同轴电缆 | ||
1.一种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体以及沿第一导体的径向方向从内到外依次设置在第一导体外侧的绝缘层、第二导体、屏蔽层和外护套;其中,所述第二导体包括由多根碳纳米管导电纤维编织形成的编织结构层,所述屏蔽层包括绕包在第二导体外侧的碳纳米管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体的编织密度在90%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导电纤维包括碳纳米管纤维以及形成在所述碳纳米管纤维表面的金属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导电纤维的密度为0.5~1.0 g/cm3。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导电纤维的直径为0.1~200 μm。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层的厚度为0.2~5μm。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结构层由16~48根碳纳米管导电纤维编织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结构层的厚度为0.1~300 u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的厚度为3~200μ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纳米管薄膜的密度为0.5~1.0 g/cm3。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层的厚度为5um~200u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体包括镀银铜导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绕包在第一导体外侧的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所述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厚度为0.086mm或0.027mm。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为0.086mm或0.027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轻柔化高温同轴电缆的单位质量为20g/m,耐弯折10000次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767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