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25834.X | 申请日: | 2020-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085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冠旭;李冰;陈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合汽车电子(重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04 | 分类号: | H02K5/04;H02K5/16;H02K5/14;H02K13/00;F02D11/10 |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刘佳 |
| 地址: | 401122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节气 电机 结构 | ||
1.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结构包括外壳(1),在所述外壳(1)的一端套设有底套(11),另一端设有端盖(12),在该外壳(1)内插设有传动轴(2),在所述传动轴(2)的一端套设有第一轴承(31),另一端从外壳由内向外依次设有磁铁组、换向器(21)、碳粉挡圈(22)和第二轴承(32),在所述端盖(12)的一侧还设有顶套(13),所述顶套(13)扣合在外壳(1)上;在所述换向器(21)的位置处设有碳刷架(4),在所述碳刷架(4)上的一侧设有排灰槽(41),另一侧设有碳刷(42),所述碳刷(42)贴合在换向器(21)的外侧壁上,在所述外壳(1)上对应碳刷(42)的位置处均设有通孔,在所述外壳(1)上对应排灰槽(41)的位置处设有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架(4)为圆形结构,该碳刷架(4)一侧的中部贯穿设有排灰槽(41),在所述排灰槽(41)的中部设有连接孔,该碳刷架(4)另一侧沿边沿绕设有第一挡板(431),所述第一挡板(431)与碳刷架(4)形成盖状结构,与第一挡板(431)同侧且对应连接孔的孔口位置处绕设有第二挡板(432),所述第二挡板(432)与碳刷架(4)对应侧的侧壁形成套筒状结构,在所述第二挡板(432)上对称插设有两个碳刷(42),在所述第一挡板(431)上对应每个碳刷(42)的位置处均设有一个缺口,安装时,传动轴(2)穿设过连接孔,两个碳刷(42)分别贴合套设在换向器(21)外侧壁的对应位置处,所述第一挡板(431)的外侧壁与外壳(1)内侧壁的对应位置贴合套接,所述缺口与外壳(1)上对应端的通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排灰槽(41)的两端对称设有两个固定块(411),两个所述固定块(411)的一端均水平冒出第一挡板(431)的外侧壁,该固定块(411)的冒出端端面与外壳(1)对应端的端面抵接;在每个所述固定块(411)上均设有一个与外壳(1)上的开口连通的限位槽(412),在所述端盖(12)上对应固定块(411)的位置处均设有让位槽;在所述顶套(13)上设有合围成圆形的第三挡板(14),在所述第三挡板(14)的一侧对应限位槽(412)的位置处设有一个限位块(15),安装时,让位槽卡接在固定块(411)的外侧位置处,使端盖(12)与碳刷架(4)重合叠置,所述限位块(15)放入对应端的限位槽(412)中,所述第三挡板(14)的内侧壁与外壳(1)外侧壁的对应位置贴合,使顶套(13)与端盖(12)的对应端端面抵接,并扣合在外壳(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412)的槽底与排灰槽(41)的槽底齐平,安装时,限位块(15)放入对应端的限位槽中,所述限位块(15)的底面与限位槽(412)的槽底之间留有1~2mm的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架(4)上对应排灰槽(41)一侧对称设有两个凸台,每个所述凸台上均穿设固定有一个端子(44);在所述端盖(12)上对应凸台的位置处设有导向孔,在所述顶套(13)上对应端子(44)的位置处设有定位孔,安装时,对应端的所述导向孔套接在凸台的外侧,所述端子(44)穿设出对应端的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端盖(12)的中部设有台阶通孔,所述第二轴承(32)嵌设在该台阶通孔内,所述传动轴(2)穿设过第二轴承(32),并伸出端盖(12)外,该传动轴(2)的伸出端设有连接齿(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12)和外壳(1)之间由冲铆机冲压铆接在一起。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节气门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刷架(4)采用PPS材料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合汽车电子(重庆)有限公司,未经联合汽车电子(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25834.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节采取深度的海水采样装置
- 下一篇:分光分纤接头盒的线缆保护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