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软包电芯及电池包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4578.4 | 申请日: | 2020-04-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111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重科;冯帅;赵亮;李成亮;翁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H01M2/16;H01M2/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肖阳 |
地址: | 21533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包电芯 电池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软包电芯及电池包和车辆。其中软包电芯包括铝塑膜壳体和极组串联体,铝塑膜壳体具有容纳空间;极组串联体位于容纳空间内,极组串联体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极芯组,每个极芯组分别独立地包括正极耳、负极耳和至少一个极芯,极芯组的正极耳/负极耳与与其串联连接的另一个极芯组的负极耳/正极耳固定连接,且每个固定连接处分别独立地设有结构胶,结构胶与铝塑膜壳体粘合并将容纳空间分隔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容纳腔,每个容纳腔容纳一个极芯组。该软包电芯利用结构胶使极芯组容纳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容纳腔,不仅无需设置其他间隔部件,还能避免出现多个极芯组共用电解液时电解液因电位差过高而发生分解进而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软包电芯及电池包和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普及,用户对新能源汽车续时里程要求不断提高,目前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包无论在长度还是宽度方向都超过1米。而目前市面上,电芯的长度一般在0.3米左右,在动力电池包中需要设置至少3个甚至更多电池模块。而设置多个电池模块,对每个电池模块均需要添加固定结构,组装复杂,同时相邻两个电池模块之间需要通过外设的动力连接件进行动力连接,从而导致电池模块安装结构较多,不仅成本提高,而且导致电池包整体重量上升;同时,由于短电芯组装附件多,安装结构占用了较多的内部空间,造成动力电池模块和电池包整体容量降低,并且电池包内电池模块设置越多,空间浪费就越多。
基于上述问题,发明人设想可以通过极芯组串联的方式来提高软包电芯的长度,进而提高电池模块及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及电池容量。然而,发明人发现,串联后电芯内部的的电位差较高,若多个极芯组共用电解液可能会导致电解液因电位差过高而发生分解,进而导致电池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软包电芯及电池包和车辆。该软包电芯通过利用结构胶使极芯组容纳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容纳腔,不仅分隔结构更为简单,无需设置其他间隔部件,还可以避免出现多个极芯组共用电解液时电解液因电位差过高而发生分解进而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软包电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软包电芯包括:
铝塑膜壳体,所述铝塑膜壳体具有容纳空间;
极组串联体,所述极组串联体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极组串联体包括多个串联连接的极芯组,每个所述极芯组分别独立地包括正极耳、负极耳和至少一个极芯,所述极芯组的正极耳/负极耳与与其串联连接的另一个所述极芯组的负极耳/正极耳固定连接,且每个所述固定连接处分别独立地设有结构胶,所述结构胶与所述铝塑膜壳体粘合并将所述容纳空间分隔为多个相对独立的容纳腔,每个所述容纳腔容纳一个所述极芯组。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软包电芯,通过将多个极芯组串联形成极组串联体可以显著提高软包电芯的长度;此外,通过利用结构胶使极芯组的容纳空间分隔为多个独立的容纳腔,不仅分隔结构更为简单,无需设置其他间隔部件,还可以避免出现多个极芯组共用电解液时电解液因电位差过高而发生分解进而导致电池失效的问题。由此该软包电芯不仅结构更为简单且可靠性高,而且利用该软包电芯组装电池包时还能显著降低单位体积所需的电池模块数量、模块成组附件及模块安装结构,从而能够显著提高电池包的空间利用率及电池容量,同时降低电池包的整体重量及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软包电芯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任选地,所述固定连接为焊接或铆接,且所述焊接区或铆接区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极芯组之间的正负极耳重叠区域内。
任选地,所述焊接区或铆接区在所述软包电芯宽度方向上的距离大于所述焊接区或铆接区在所述软包电芯长度方向上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宝创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45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口罩片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度可调节的警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