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倾侧越野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711725.2 | 申请日: | 2020-05-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5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小冬 |
主分类号: | B62K25/04 | 分类号: | B62K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71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倾侧 越野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侧倾车辆悬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倾侧越野车,包括车架、前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龙头、座椅、若干个前轮和若干个后轮,所述后悬挂装置包括调节架、左调节组件、右调节组件、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装置分别设置在车架的两端,用于安装前后轮并保障车子行驶时减震等效果,当左侧后轮经过凸起地段,受到向上的推力,左调节组件能够随着左侧后轮一同向上移动减轻振动的感觉,左调节组件运动的同时带动第一矫正组件向右调节组件处挤压,将左侧受力传递一部分到右调节组件处,当恢复平坦路面时,第二扭力组件又将左调节组件拉回原来位置,车身回正,越野稳定性更加优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侧倾车辆悬挂技术领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倾侧越野车。
背景技术
可侧倾三轮、四轮摩托车是最近新兴的一种与传统两轮和三轮摩托车不同的一种摩托车,他巧妙的将两轮设计成与传统汽车相同的并排双轮结构,通过悬挂结构的改变来实现与传统两轮摩托车相同的驾驶感受,这样的设计使他具有传统摩托车可侧倾优点的同时,可以在更加恶劣的路况下更加安全平稳舒适的行驶,而且在拐弯时具有本身两轮摩托车所具备的侧倾的能力,同时轮胎数量的增加不仅增加了稳定性,而且加大了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使刹车距离更短更安全。而国内的目前的常用的后悬挂,只采用了两个后轮的共同升降达到减震效果,在越野路段由于左右侧路面高度差较大的情况中摩托车的减震效果不理想,而且易侧翻,对车身没有支撑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倾侧越野车。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可倾侧越野车,包括车架、前悬挂装置、后悬挂装置、龙头、座椅、若干个前轮和若干个后轮,前悬挂装置和后悬挂支架分别设置在车架的前后两端,龙头设置在支架前端上方,座椅设置在支架后端上方,前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前悬挂装置上,后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后悬挂装置上,所述后悬挂装置包括调节架、左调节组件、右调节组件、第一矫正组件和第二矫正组件,所述车架包括底盘支架和后座支架,后座支架固定设置在底盘支架的顶部,所述调节架固定设置在后座支架的底部,第二矫正组件插接设置在底盘支架靠近后座支架的一端,所述左调节组件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二矫正组件的左端,另一端铰接设置在调节架上,一个所述后轮可转动的设置在左调节组件上,左调节组件以调节左侧后轮上下缓冲和复位,所述右调节组件一端铰接设置在第二矫正组件的右端,另一端铰接设置在调节架上与左调节组件相对应,所述第一矫正组件一端与左调节组件连接,另一端与有调节组件连接以平衡左右两侧受力。
所述调节架包括调节块和调节杆,调节块为矩形框体结构且调节块沿长度方向的侧面贯穿设有长条形的滑动槽,所述调节杆可滑动的设置在滑动槽内,所述调节杆与左调节组件和右调节组件均为铰接,调节杆中部为光杆,两侧套设有紧固螺母以固定调节杆的位置。
所述左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铰接片、第一减震器和第一铰接柱,所述第一铰接片一端铰接设置在调节杆上,另一端与第一减震器铰接,所述第一铰接柱一端与第二矫正组件铰接,另一端与第一减震器远离第一铰接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减震器和第一铰接柱铰接处还设有用于安装后轮的轮轴。
所述右调节组件包括第二铰接片、第二减震器和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二铰接片一端铰接设置在调节杆上,另一端与第二减震器铰接,所述第二铰接柱一端与第二矫正组件铰接,另一端与第二减震器远离第二铰接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减震器和第二铰接柱铰接处还设有用于安装后轮的轮轴。
所述第一铰接片靠近调节杆的一端设有铰接座并可转动的套设在调节杆上,所述第二铰接片上设有两个铰接座位于第一铰接座的两侧并可转动的套设在调节杆上。
所述第二矫正组件包括固定轴和扭力弹簧,固定轴穿过底盘支架且固定设置在底盘支架上,固定轴为管状结构且设有内轴,所述扭力弹簧可转动的设置在固定轴内部,所述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分别铰接设置在固定轴的两端并分别于扭力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小冬,未经杨小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117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棉机火灾阻燃装置
- 下一篇:装配式蒙古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