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轴自动化切割与焊接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705893.0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221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 发明(设计)人: | 苗中杰;武胜圈;张竞争;李宁;吴毅;张峰林;张亚沛;张志刚;王旭;白小波;梁亚超;赵慧芳;周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28/02 | 分类号: | B23K28/02;B23K37/047;B23K37/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优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5 | 代理人: | 乔玉萍 |
| 地址: | 450016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自动化 切割 焊接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螺旋轴自动化切割与焊接系统,包括第一变位机和第二变位机,第一变位机和第二变位机上安装有螺旋轴,第一变位机滑动设置在第三轨道上,第一变位机两侧分别平行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上滑动设置有驱动台,驱动台上安装有动作机构和控制系统;第二轨道上滑动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收渣机构,收渣机构位于螺旋轴下方且螺旋轴下方设置有从动支撑轮,收渣机构与从动支撑轮相配合;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台、动作机构、工作平台和收渣机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激光扫描传感器对焊缝位置精准判断,实现对螺旋轴叶片与叶片、叶片与轴自动化焊接,实现叶片外圆自动化切割,提升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盾构机内螺旋轴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螺旋轴自动化切割与焊接系统。
背景技术
中国已入盾构机中国制造的时代,盾构机生产数量全球第一,螺旋输送机是盾构机的关键部件,而螺旋轴切割及焊接仍然采用手工切割和焊接等传统的制造方式,螺旋叶片内外径误差过大,叶片装配间隙大、错边大,焊接质量差,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在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583519.8”、专利名称为“一种汽轮机空心静叶片自动化焊接系统”中公开了一种利用激光扫描传感器对汽轮机叶片焊接位置检测,便于机器人精准焊接,但是盾构机内螺旋轴体积大,焊接难度高,并不适合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目前盾构机内螺旋轴切割及焊接仍然采用手工切割和焊接等传统的制造方式,螺旋叶片内外径误差过大,叶片装配间隙大、错边大,焊接质量差,劳动强度高,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螺旋轴自动化切割与焊接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螺旋轴自动化切割与焊接系统,包括第一变位机和第二变位机,第一变位机和第二变位机上安装有螺旋轴,所述第一变位机滑动设置在第三轨道上,第一变位机两侧分别平行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第一轨道上滑动设置有驱动台,驱动台上安装有动作机构和控制系统;所述第二轨道上滑动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收渣机构,收渣机构位于螺旋轴下方且螺旋轴下方设置有从动支撑轮,收渣机构与从动支撑轮相配合;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驱动台、动作机构、工作平台和收渣机构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台上设置有焊接电源;所述动作机构包括焊接机器人和切割机器人,焊接机器人和切割机器人安装在驱动台上且焊接机器人和切割机器人上均安装有激光扫描传感器,控制系统分别与焊接电源、焊接机器人、切割机器人和激光扫描传感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台和工作平台处于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所述收渣机构包括收渣盘和收渣油缸,收渣油缸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收渣油缸与收渣盘相连接,收渣盘设置在螺旋轴的下方且收渣盘上设置有位置监测机构,位置监测机构与从动支撑轮相配合;所述收渣油缸和位置监测机构均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位置监测机构包括激光测距传感器,激光测距传感器与控制系统相连接,激光测距传感器安装在收渣盘一侧且激光测距传感器与从动支撑轮相配合。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上安装有除尘系统,除尘系统与控制系统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利用激光扫描传感器对叶片与叶片焊接缝位置精准扫描,控制系统控制焊接机器人对焊缝位置进行焊接;利用激光扫描传感器对叶片外圆扫描定位,随后利用控制切割机器人对叶片外圆进行切割,同时变位机同步旋转,保证切割效率,整体实现了螺旋轴叶片与叶片、叶片与轴自动化焊接,实现了叶片、轴表面自动化堆焊和叶片外圆自动化切割,大大提高了螺旋轴的焊接质量、节约成本和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在工作平台和驱动台移动的过程中,利用收渣盘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对位移距离实时监测,在接近从动支撑轮时,控制系统控制收渣油缸将收渣盘缩回,避免与从动支撑轮干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7058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雕打磨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管混凝土柱的钢管连接件及管道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