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物流用卸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96911.3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46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9 |
| 发明(设计)人: | 张日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强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6F7/00 | 分类号: | B66F7/00;B66F7/22;B66F7/28;B65G67/2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华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8 | 代理人: | 梁金娟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物流 卸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物流用卸货装置,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减轻人们工作负担以及加快人们工作效率的优点,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汽车物流用卸货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放置板,放置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用于传输货物的输送件,输送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凹槽内部两端的传送轮,传送轮的圆周侧设有传送带,用于对货物的传送,放置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传送轮转动的驱动件,放置板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料板,下料板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元件,用于驱动下料板的转动。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减轻人们的负担以及加快了人们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流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物流用卸货装置。
背景技术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求,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或相关信息进行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从供应开始经各种中间环节的转让及拥有而到达最终消费者手中的实物运动,以此实现组织的明确目标。现代物流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服务业。卸货是物流系统的重要环节,当货物运输到特定位置时,需要利用卸货装置进行货物搬运处理,但是现有大多数物流的卸货都是让搬运工通过人力接力的方式将货物从物流车上卸下,这样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物流用卸货装置,其具有能够减轻人们工作负担以及加快人们工作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汽车物流用卸货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内设有与其滑动连接的放置板,放置板上设有凹槽,凹槽内设有用于传输货物的输送件,输送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凹槽内部两端的传送轮,传送轮的圆周侧设有传送带,用于对货物的传送,放置板上设有用于驱动传送轮转动的驱动件,放置板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下料板,下料板上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驱动元件,用于驱动下料板的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货物进行卸货时,人们将货物放置在放置板上的传送带上,此时驱动件运动,带动和传送轮转动,传送轮转动带动着传送带运动,对传送带上的货物进行运送,在货物传输到放置板的末端时,货物进入到与放置板转动连接的下料板内,通过下料板货物滑落到地面上,以此减轻人们的工作负担,加快人们的工作效率。通过放置板滑动连接在支撑架上,能够便于人们调节放置板的高度,对不同高度车厢内的货物卸货。
进一步设置:驱动件包括与传送轮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一侧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二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放置板内,放置板的下方设有与其固定连接的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透放置板,且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驱动传送轮转动时,固定连接在放置板下方的伺服电机转动,伺服电机转动带动着与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的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带动着与其转动连接的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带动着与其固定连接的传送轮转动,以此实现驱动传送轮的转动。通过使用伺服电机实现了位置,速度和力矩的闭环控制。
进一步设置:驱动元件包括与下料板转动连接的两根吊绳,支撑架上端的四角处均设有定滑轮,两根吊绳分别设置在定滑轮上,且两根吊绳转动连接在定滑轮上,两根吊绳的一端分别缠绕有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分别转动连接在支撑架内,第一滚轮与第二滚轮之间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两端分别穿透支撑架,连接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固定连接,支撑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透支撑架,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第一滚轮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强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强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69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毛细管熔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胶带生产用分切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