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90913.1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06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潘晓东;周光辉;沈洪军;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H57/02;F16H57/029 |
| 代理公司: | 株洲湘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2 | 代理人: | 吴志勇 |
| 地址: | 412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速器 电机 配合 口腔 漏油 装置 | ||
1.一种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油孔(6)、集油栓塞(4)和积油管(3);所述集油孔(6)的上端端口设置在电机配合止口腔(2)内减速器输入轴(201)下方壳体(1)上,下端口位于止口腔(2)外减速器壳体(1)表面;所述集油栓塞(4)位于集油孔(6)内且能够从集油孔(6)下端口退出和进入;所述积油管(3)为透明管,其上端安装在集油栓塞(4)上,其下端为封闭的观察端(301),进入集油孔(6)的漏油能够流到积油管(3)的观察端(3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栓塞(4)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螺纹管(400),所述集油孔(6)内壁具有内螺纹,集油栓塞(4)能够通过螺纹管(400)的外螺纹与集油孔(6)的内螺纹配合旋入集油孔(6)和从集油孔(6)旋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栓塞(4)还包括集油柄头(401),所述集油柄头(401)具有开口于顶端面的倒锥形集油斗(404);所述螺纹管(400)具有圆柱形管孔,螺纹管(400)的下端固接在集油柄头(401)的顶端面上,螺纹管(400)的管孔与集油斗(404)的上端口衔接相通,从螺纹管(400)上端口流入的渗漏油能够直接流入集油斗(4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管(400)底端外围的集油柄头(401)顶端面为集油栓塞(4)的法兰面(402),法兰面上放置有密封圈(403),密封圈(403)的内圈曲面与螺纹管(400)之间有间隙,构成环形环形聚油槽(409),所述环形环形聚油槽(409)底部的法兰面(402)上开有向下斜向连通集油斗(404)的过油孔(40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油斗(404)底部有连通集油柄头(401)底端的出油孔一(407),集油柄头(401)底端有套管嘴(406),套管嘴(406)具有上下相通的出油孔二(408),出油孔二(408)与出油孔一(407)衔接相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油管(3)就套装在套管嘴(40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孔上下相通的排气管(7),所述排气管(7)的下段位于积油管(3)内且下端端口与积油管(3)封堵的底端端部有间隙,排气管(7)的上端向上依次经出油孔二(408)、出油孔一(407)、集油柄头(401)后位于螺纹管(400)的管孔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螺纹管(400)管口有两端固定在管口两侧壁梁架(5),所述梁架(5)上设有固定管插孔(501)和回转固定插孔(502);所述排气上端从固定管插孔(501)下方向上穿过固定管插孔(501)后再弯曲回转从回转固定插孔(502)上方向下插过回转固定插孔(502),使排气管(7)上端端口朝下固定在梁架(5)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5)固定管插孔(501)和回转固定管插孔(501)之间设置有半圆枕(503),所述从固定管插孔(501)下方向上穿过固定管插孔(501)的排气管(7)上端是绕半圆枕(503)并贴着半圆枕(503)的弧面作曲线回转后从回转固定插孔(502)上方向下插过回转固定插孔(502)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减速器电机配合止口腔漏油观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架(5)的左、右两端各有一个分别向左下方下方倾斜和向右下方倾斜的左斜支撑(504)和右斜支撑(505),所述梁架(5)是通过左斜支撑(504)的下端和右斜支撑(505)的下端与螺纹管(400)管孔两侧内壁接触并固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株洲齿轮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909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气动起重设备的吊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摇摆式颗粒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