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门外边缘保护装置、车门及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87893.2 | 申请日: | 2020-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6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秀杰;刘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尼兴汽车零部件(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13/04 | 分类号: | B60R13/04;B60J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严巧巧 |
| 地址: | 211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外边 保护装置 车辆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门外边缘保护装置、车门及车辆,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包括驱动机构、双曲柄机构、导向机构和弹力缓冲机构;双曲柄机构包括机架、保护器、两端分别连接机架及保护器的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机架一端连接驱动机构,保护器一端设置有勾形防擦条;导向机构固接于车门外钣金上,导向机构上设置有导向面,导向面用于导向第一曲柄远离机架的端部沿导向面运动;弹力缓冲机构设置为扭簧,用于当车门关闭时带动双曲柄机构连接的勾形防擦条向车门内部复位。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装置采用双曲柄机构、导向机构和弹力缓冲机构显著提高有效行程和实现过载保护,同时运动包络小、结构紧凑美观,能应用至不同车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门外边缘保护装置、车门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均汽车保有量逐渐提高,马路上车辆逐渐增多,因此对于停车区域,单辆汽车的停靠面积逐渐减少。因此,由于汽车停车的外部环境限制,在车门开启时,车门外边缘很有可能会碰到临近停靠车辆、墙壁、树等障碍物而导致车门碰撞区域变形或漆层破坏,破坏车辆的整体结构;同时,车门外边缘局部变形或漆层破坏很难修复到原有状态,并且维修时需要一定时间和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市场相继推出缓冲贴片、热塑性膜和机械式保护装置等。但是,这些产品虽然能解决上述问题,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缓冲贴片置于车门外侧,影响美观,而且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易掉落或老化;热塑性膜易发黄、易龟裂;机械式保护装置体积大、保护区域有限且通用性不强。
专利CN201820613898.3公开的车门外边缘保护装置,属于机械式保护装置,包括车门内钣金、驱动元件、执行元件、摇杆及设置在车门内钣金外的防擦条,驱动元件经连杆与执行元件连接,摇杆连接在连杆上,防擦条连接在执行元件的外侧端,该防擦条的前端为与车门外钣金边缘形状相匹配的包裹状结构;该专利在车门开启的靠前角度包裹住碰蹭多发区域,实现对车门外边缘的保护的,但是其有效行程有限,导致在车门关闭状态时,仍有部分结构暴露在车门外部,影响用户体验和美观;不能用于不同的车型上,若用于其他车型,需要更改零件尺寸;没有过载保护结构,如果机构被施加额外的力,车门边缘或被防擦条挤压而导致变形或油漆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外边缘保护装置、车门及车辆,避免车门边缘因过载而导致的变形和掉漆,利用双曲柄机构提高装置的有效行程,减小装置在车门内的占用空间,且能应用于不同的车型。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门外边缘保护装置,设置在车门内钣金和车门外钣金之间,包括驱动机构、双曲柄机构、导向机构和弹力缓冲机构;
所述双曲柄机构包括机架、保护器、第一曲柄和第二曲柄;所述机架一端连接于驱动机构,另一端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保护器一端设置有勾形防擦条,另一端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曲柄一端连接于机架上靠近驱动机构的第一安装孔、另一端连接于保护器上远离勾形防擦条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曲柄一端连接于保护器上靠近勾形防擦条的第二安装孔、另一端连接于机架上远离驱动机构的第一安装孔;
定义第一曲柄与第一安装孔的连接结构为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安装孔的连接结构为第二连接结构,第二曲柄与第一安装孔的连接结构为第三连接结构、与第二安装孔的连接结构为第四连接结构;
所述导向机构固接于车门外钣金上,导向机构上靠近驱动机构的侧面设置为导向面,导向面用于当驱动机构驱动机架沿车身纵向移动并带动第二连接结构抵接于导向机构的导向面时,导向第一曲柄远离机架的端部沿导向面运动;所述弹力缓冲机构设置为扭簧,扭簧套装于第一连接结构上,扭簧的一个扭臂扣接于机架,扭簧的另一扭臂扣接于第二连接结构;所述弹力缓冲机构用于当车门关闭时带动双曲柄机构连接的勾形防擦条向车门内部复位。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机构上的导向面设置为沿车身纵向延伸并向车门内钣金侧倾斜的弧形过渡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尼兴汽车零部件(南京)有限公司,未经海尼兴汽车零部件(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789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摆动式干混砂浆破碎机
- 下一篇:一种废水处理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