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警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80187.5 | 申请日: | 2020-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415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祥平;黄灿锋;刘伟鹏;廖宝泉;陈坚;卓添晟;叶帅;陈国艺;翁良怀;卢评棋;李建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溪县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G09F13/2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警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警示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端的盖板、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下端的警示牌和设置在盖板上的悬挂装置,电路板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基极与微波雷达感应器输出端连接的三极管、与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的蜂鸣器、栅极与微波雷达感应器输出端连接的场效应管和与场效应管源极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壳体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使发光二极管的光透出壳体并照射在警示牌上,悬挂装置用于使壳体处于悬挂状态,警示牌可处于竖直位置或者水平位置。本实用新型可主动示警,且可悬挂或者放置使用,适用于多种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力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检修时,因工作人员的疏忽或者路人的好奇,经常会出现有人不自觉靠近带电设备的情况,甚至引发触电事故,传统警示牌在带电作业现场容易被忽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难以起到全方位的主动警示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电力警示装置,可主动示警,且可悬挂或者放置使用,适用于多种环境。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力警示装置,包括壳体、设置在壳体上端的盖板、设置在壳体内的电路板、通过转动机构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下端的警示牌和设置在盖板上的悬挂装置,电路板包括微波雷达感应器、基极与微波雷达感应器输出端连接的三极管、与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的蜂鸣器、栅极与微波雷达感应器输出端连接的场效应管和与场效应管源极连接的发光二极管,壳体下端开设有第一通孔以使发光二极管的光透出壳体并照射在警示牌上,悬挂装置用于使壳体处于悬挂状态,转动机构使警示牌可处于竖直位置或者水平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盖板为长方体,盖板两端伸出壳体,所述悬挂装置包括设置在长方体两相对侧面上的两悬挂机构,悬挂机构包括设置在盖板伸出壳体部分下端并向上延伸的第一凹槽、通孔螺栓固定在第一凹槽内的竖板、设置在竖板下端且远离盖板延伸的横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横板端部的斜杆、设置在斜杆端部的圆环、可绑在圆环上的悬挂绳、设置在斜杆上且相对盖板延伸的加强杆、开设在侧面上且与第一凹槽连通的第二通孔和设置在竖板上的卡板,加强杆端部设置有与卡板匹配的卡槽,斜杆向上转动至一定角度时,加强杆穿过第二通孔并卡在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横向贯穿壳体设置,转动机构包括两端可转动地设置在壳体上且位于第一通孔内的转轴,所述警示牌上端固定在转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警示牌由透明塑料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电路板上还包括第一直流电源和第二直流电源,第一直流电源分别与微波雷达感应器电源端和三极管集电极连接,第二直流电源与场效应管漏极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波雷达感应器具有感应探头。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上表面与盖板下表面相互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竖板上设置有与第二通孔匹配的第二凹槽,所述卡板设置在第二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雷达感应,能够在距离较远时即感应到人的靠近,从而及时通过蜂鸣器发出告警声,发光二极管则发出光并照射在警示牌上,对靠近的人进行有效提醒,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引发触电事故;壳体可根据实际环境,选择悬挂使用或者水平放置使用,当其悬挂使用时,警示牌转动至竖直位置,当其水平放置使用时,警示牌转动至水平位置,如此,在不同的环境下,警示牌均能处于显眼的位置,不仅适用于多种不同的环境,也能够更好地起到警示作用。
2、悬挂安装时,将斜杆向上转动,直至加强杆伸入第二通孔内并卡在卡板上后,再将悬挂绳扣入卡扣,最后将悬挂绳另一端绑在检修现场即可,卡板和加强杆的配合使悬挂更为稳固,使用也很方便。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溪县供电公司,未经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供电公司;泉州亿兴电力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泉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公司;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安溪县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8018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传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量音乐音高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