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卫星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5544.9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97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宝琪;严素欣;刘嫣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11120 | 代理人: | 代丽;郭德忠 |
地址: | 4304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卫星 电子设备 散热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镜片数目少,通过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实现高质量成像。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卫星能源额外消耗的情况下,通过使用主动散热技术节约了星上电力资源,通过鳍状结构加快了散热结构向外部空间的辐射传热,以此使电子设备的自身温度控制在安全工作温度范围内,简化了设备的安装工作,节省了产品重量,实现星上设备的散热要求,解决星上设备长时间、高功率运行时的散热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冷却液流速的方式,解决了调节设备散热速率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导热硅脂解决了电子设备与散热结构间传热速率问题,加快了热量从热源向散热结构的流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星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卫星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人造卫星的设计制造工艺不断提高,应用于卫星上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呈现出了高度集成化、高经济性、小体积,高性能,低功耗等特性。为了保证星上电子设备能够正常工作,需要确保设备自身温度处于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一般通过散热结构进行保证,将热源产生的热量快速高效的传递至太空环境中去。如果电子设备自身的温度过高,会增加功率消耗,降低设备的运转速率,严重时甚至会产生电路击穿、导线熔融等危险,从而导致设备失去功效。因此在电子设备的使用中,应注意严格控制其自身的温度,对于部分重要设备应安装相应的散热结构。
目前电子设备常用的散热结构为散热片式,即通过使用散热片类结构、加大散热的外表面积来提高散热量。但是更高的外表面积一般意味着更高的结构质量,而人造卫星对结构的总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因此设计一种体积小巧、质量轻便而散热性能高的散热结构就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当散热对象是位于人造卫星上的电子设备时,由于其具有高度集成化、高经济性,小体积,高性能,低功耗等特点,且对于结构外接口具有一定的承载要求和独特性,目前市面上常见的散热结构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卫星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镜片数目少,通过较小的体积和重量实现高质量成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卫星电子设备的散热结构,包括主动散热部分与被动散热部分;
其中,主动散热部分采用液体式主动冷却,热端布置于结构安装盒内,冷端设置于星上冷板;被动散热部分包括在电子设备与安装基座之间的散热转接结构以及散热转接结构两侧的网格加强散热鳍片;鳍片内部镂空,前端设计冷却液入口,后端设计冷却液出口,冷却液流量通过星上热控系统管理,由一个星上液压泵进行驱动。
其中,散热结构内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与星上热控系统相连,实时传递电子设备的实际温度;
设备工作时由电子设备处的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设备温度,通过整星热控芯片进行调节,由外置液压泵驱动系统内冷却液流速来保证设备工作温度处于规定的范围内。
其中,散热结构与设备之间通过螺钉安装,使用导热硅脂填充散热结构与电子设备之间的空隙。
其中,散热转接结构两侧设计有八个网格加强散热鳍片,鳍片格栅尺寸为32mm×32mm,网格尺寸为10mm×10mm。
其中,散热转接结构材料为钛合金TC4材料。
其中,散热结构底部经由4个M5螺钉与设备安装板上的螺纹孔连接。
其中,散热结构内部安装的温度传感器为薄膜铂电阻式Pt100温度传感器,所述Pt100温度传感器获得方式为:使用真空沉积薄膜技术将纯金属铂均匀喷涂于陶瓷基片上,薄膜厚度控制在2μm以下,用玻璃烧结料将N/PD引线固定,使用3D打印技术制作元件外壳使原件固结成型。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空间工程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55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