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75352.8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虎;汪家权;陈赫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05F17/929;C05F17/979;C05F17/964;C05F15/00;B01D53/8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 地址: | 23132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厨余湿 垃圾 发酵 处理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处理系统包括进料斗、破碎机、螺杆挤压脱水机、油水处理装置、发酵仓、中空转动轴及固定在转动轴上的中空叶片、驱动电机、供氧风机、废气抽风机、生物净化滤床等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可连续进料、发酵、出料,运行稳定,提高了发酵仓等设备的运行效率,便于实现自动化和高水平的维护管理;系统设备和设施完全布置在在一个密封的空间内,无恶臭气体溢出、无难闻气味、无噪声扰民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厨余湿垃圾处理与资源化技术。
背景技术
厨余湿垃圾包括居民垃圾分类产生的湿垃圾和餐厨垃圾,是居民家庭、餐馆、饭店、单位食堂、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饮食剩余物以及果蔬、肉食、油脂、面点加工过程的废弃物,主要来自家庭厨房、饭店、餐厅、酒楼及内部运营的企事业单位食堂。厨余湿垃圾的主要组成包括:动物骨骼内脏、菜梗菜叶、果皮果壳、残枝落叶、剩菜剩饭,以淀粉类、食物纤维素、蛋白质、动植物脂肪类为主,有机物占干物质的95%以上。厨余湿垃圾呈现粘稠的液态、半固态,具有如下特点:含水率高、可达80%-95%;盐分含量高,部分地区含辣椒、醋酸高;富含氮、磷、钾、钙及各种微量元素;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易腐烂、变质、发臭、滋生蚊虫。
目前我国厨余湿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厌氧消化、好氧处理和饲料化等。由于厨余湿垃圾存在有病原菌、病原微生物,易传播疾病,不仅存在食品安全问题,还会诱发养殖场发生瘟疫,直接饲料化应用目前已经严格禁止。其中厌氧消化是主流技术,因技术成熟而推崇者众多。但餐厨垃圾特有的高盐度又严重制约了其厌氧发酵微生物代谢活性,需要筛选富集培养耐盐厌氧微生物群落,对预处理技术和调试要求较高,发酵效率低、速度慢,资源化转化率低,不能切实解决餐厨垃圾处理负担,而且产生恶臭气体影响环境卫生,厌氧发酵产生的大量沼液难以有效处理,常常需要运输到污水处理厂与污水协同处理,沼液远距离运输大幅度增加了厌氧处理的成本。好氧发酵最大的优势是发酵周期短、垃圾资源化率高、减量率高,但是现有的好氧发酵技术都需要很大的场地和复杂的操作。
2017年3月,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 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2019年6月,住建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居民垃圾分类导致厨余湿垃圾的发生量大幅度增加,现有的垃圾处理技术又很难解决巨量的厨余湿垃圾处理的难题,迫切需要发展高效环保的厨余湿垃圾处理资源化的技术和成套装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厨余湿垃圾处理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旨在为厨余湿垃圾低能耗、低成本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装备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其特点在于:所述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为系统一或系统二;
所述系统一的结构为:
包括进料斗,所述进料斗的出料口连通于破碎机的入口;所述破碎机的出口连通于螺杆挤压脱水机的入口;
在所述螺杆挤压脱水机上设置有油水出口和脱水后固体出口;所述油水出口经管路连通至油水处理装置;所述脱水后固体出口经输送管路或输送机连通至发酵仓的进料口;
所述发酵仓为横向放置且两端面密封的圆筒状,一端为设有进料口的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发酵仓的筒壁是由外筒壁和内筒壁构成的双层筒壁结构,内外筒壁之间形成有缝隙;在所述内筒壁的顶部靠近出料端设置有连通缝隙和发酵仓内腔的通气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535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桶配套使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生态保护环保修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