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75352.8 | 申请日: | 2020-04-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90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虎;汪家权;陈赫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C05F17/929;C05F17/979;C05F17/964;C05F15/00;B01D53/84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卢敏 |
| 地址: | 23132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厨余湿 垃圾 发酵 处理 系统 | ||
1.一种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为系统一或系统二;
所述系统一的结构为:
包括进料斗(1),所述进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于破碎机(2)的入口;所述破碎机(2)的出口连通于螺杆挤压脱水机(3)的入口;
在所述螺杆挤压脱水机(3)上设置有油水出口(3A)和脱水后固体出口(3B);所述油水出口(3A)经管路连通至油水处理装置(4);所述脱水后固体出口(3B)经输送管路或输送机连通至发酵仓(5)的进料口(5A);
所述发酵仓(5)为横向放置且两端面密封的圆筒状,一端为设有进料口(5A)的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发酵仓(5)的筒壁是由外筒壁(5B)和内筒壁(5C)构成的双层筒壁结构,内外筒壁之间形成有缝隙(5D);在所述内筒壁(5C)的顶部靠近出料端设置有连通缝隙(5D)和发酵仓(5)内腔的通气口(5E);
在所述发酵仓(5)的内腔中、沿所述发酵仓(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转动轴(6),所述中空转动轴(6)通过驱动电机(7)驱动;沿所述中空转动轴(6)的轴向设置有中空叶片(6A),所述中空转动轴(6)的中空结构与所述中空叶片(6A)的中空结构连通;在所述中空叶片(6A)的背面开设有释气结构(6B);
设置供氧风机(8),所述供氧风机(8)通过供氧管路连通至所述转动轴(6)的中空结构;
在所述发酵仓(5)的出料端底部设置有腐熟垃圾物料出口(9),在所述腐熟垃圾物料出口(9)处设置有腐熟垃圾输送机(10);
在所述发酵仓外筒壁(5B)的底部靠近进料端设有废气出口(11)、靠近出料端设有凝结水出口(12);所述废气出口(11)经废气抽风机(13)通过管路连通于生物净化滤床(14);
所述系统二的结构为:
包括进料斗(1),所述进料斗(1)的出料口连通于破碎机(2)的入口;所述破碎机(2)的出口经输送管路或输送机连通至发酵仓(5)的进料口(5A);
所述发酵仓(5)为横向放置且两端面密封的圆筒状,一端为设有进料口(5A)的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发酵仓(5)的筒壁是由外筒壁(5B)和内筒壁(5C)构成的双层筒壁结构,内外筒壁之间形成有缝隙(5D);在所述内筒壁(5C)的顶部靠近出料端设置有连通缝隙(5D)和发酵仓(5)内腔的通气口(5E);
在所述发酵仓(5)的内腔中、沿所述发酵仓(5)的长度方向设置有中空转动轴(6),所述中空转动轴(6)通过驱动电机(7)驱动;沿所述中空转动轴(6)的轴向设置有中空叶片(6A),所述中空转动轴(6)的中空结构与所述中空叶片(6A)的中空结构连通;在所述中空叶片(6A)的背面开设有释气结构(6B);
设置供氧风机(8),所述供氧风机(8)通过供氧管路连通至所述中空转动轴(6)的中空结构;
在所述发酵仓(5)的出料端底部设置有腐熟垃圾物料出口(9),在所述腐熟垃圾物料出口(9)处设置有腐熟垃圾输送机(10);
在所述发酵仓外筒壁(5B)的底部靠近进料端设有废气出口(11)、靠近出料端设有凝结水出口(12);所述废气出口(11)经废气抽风机(13)通过管路连通于生物净化滤床(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供氧风机(8)的送风管末端内部安装有若干电热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仓(5)倾斜设置,进料端高度高于出料端高度,倾斜角度为1-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外设置有处理系统密封罩(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厨余湿垃圾好氧发酵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叶片(6A)为整体式的中空螺旋叶片;或所述中空叶片(6A)为沿中空转动轴轴向呈螺旋状排列的多个单独的中空叶片,各中空叶片(6A)朝向出料端倾斜;所述中空叶片(6A)的末端距离发酵仓内壁1-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安特治废弃物资源化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535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涂料桶配套使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生态保护环保修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