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半导体控温床的内芯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73319.1 | 申请日: | 2020-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9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泊利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C21/04 | 分类号: | A47C21/04;F25B2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嘉禾共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0 | 代理人: | 吴迪 |
地址: | 400000 重庆市万州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半导体 温床 内芯腔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半导体控温床的内芯腔结构,包括内芯腔主体,所述内芯腔主体为柱状或者条状,位于内芯腔主体为非薄片状;所述内芯腔主体内部设置多个导水孔道,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导水孔道的长度等于或者大于内芯腔主体长度;所述导水孔道为多个,所述导水孔道内壁设置次级孔道;所述内芯腔主体侧面上设置便于半导体固定的安装台。本实用新型改进新颖,改进了内芯腔的结构,采用柱状或者条状的形式,形成蜂窝状结构,增加了半导体片的安装面,这样对于温控床换热箱的制冷或者制热的效率更好,能够增加COP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半导体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控温床的内芯腔结构。
背景技术
本发明创造运用于一种半导体控温床的换热结构上,半导体控温床主要包括水暖床垫,导水管,换热箱和控制箱,其中换热箱内设置内芯腔,内芯腔外壁设置半导体片和外循环箱,其中内芯腔为热传导金属制作,其中一组导水管通过水泵向内芯腔通冷水,经过半导体芯片的作用,让冷水变热,然后在其输出端产生热水,其中热水通过另一种管道向床垫输送,这样可以让床垫升温,根据半导体芯片的特性,其另一侧产生制冷,在内芯腔外壁设置的外循环腔,用于低温散失,如果需要产生制冷的效果,则可以通过控制箱改变电流即可,这种是比较常见的结构,一般的内芯腔的设计为薄片状,然而这种结构导致换热的效率交底、欠佳,为此,特设计此发明创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导体控温床的内芯腔结构,可以改善以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半导体控温床的内芯腔结构,包括内芯腔主体,所述内芯腔主体为柱状或者条状,位于内芯腔主体为非薄片状,内芯腔主体具有三个或者多个侧面;所述内芯腔主体内部设置多个导水孔道,所述导水孔道的长度等于或者大于内芯腔主体长度;所述导水孔道为多个,形成蜂窝状结构,所述导水孔道内壁设置次级孔道,设计次级孔道目前在于增加热交换面;所述内芯腔主体侧面上设置便于半导体固定的安装台,其表面设置片外表面镀锌、浸锌或涂有亲水涂层,增强耐腐蚀性能和亲水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腔为柱状或者条状。
进一步的,从导水孔道的横截面上看,其中所述次级孔道开口位置与导水孔道内壁相邻。
进一步的,从导水孔道的横截面上看,其中所述次级孔道开口位置高于导水孔道内壁。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孔道呈螺旋设计或者直线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导水孔道内壁设置防锈层,喷涂为防锈漆或聚四氟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腔主体截面为三角形或者矩形或者梯形。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腔主体上设置安装孔。
进一步的,所述内芯腔主体长度小于35cm。
本实用新型改进新颖,改进了内芯腔的结构,采用柱状或者条状的形式,形成蜂窝状结构,增加了半导体片的安装面,这样对于温控床换热箱的制冷或者制热的效率更好,能够增加COP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导水孔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水孔道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示意图。
图示:1导水孔道、2圆角棱、3半导体安装台、4安装孔、5第一种次级孔、6第二种次级孔、7防锈层、8内芯腔主体、9外循环箱、10半导体制冷片。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泊利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泊利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733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羊奶粉加工用浓缩罐储藏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车载终端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