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尾灯结构及摩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67754.3 | 申请日: | 2020-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5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发明(设计)人: | 康辉龙;孙轶鹏;雷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J6/04 | 分类号: | B62J6/04;B62J6/045;B62J6/05;F21S43/14;F21S43/19;F21S43/31;F21W107/17;F21W103/10;F21W103/35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关达津 |
地址: | 529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灯 结构 摩托车 | ||
1.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灯壳(100);
刹车灯(200),设置在所述灯壳(100)内,所述刹车灯(200)设置成多边形;
位置灯(300),设置在所述刹车灯(200)的下方,所述位置灯(300)围住所述刹车灯(200)的底端和左右两侧,所述位置灯(300)与所述刹车灯(200)之间设置有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刹车灯(200)呈等腰梯形状,所述刹车灯(200)上端的宽度大于所述刹车灯(200)下端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灯(300)设置有与所述刹车灯(200)的底端平行的水平段(310),所述水平段(310)的左右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一斜段(320)和第二斜段(330),所述第一斜段(320)与所述刹车灯(200)的左侧壁平行,所述第二斜段(330)与所述刹车灯(200)的右侧壁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段(320)与所述刹车灯(200)的左侧壁的间距和所述第二斜段(330)与所述刹车灯(200)的右侧壁的间距相等;所述第一斜段(320)与所述刹车灯(200)的左侧壁的间距和所述水平段(310)与所述刹车灯(200)的下端的间距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段(320)的左端和所述第二斜段(330)的右端分别向前延伸形成第一端部(321)和第二端部(33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100)对应所述刹车灯(200)的出射端设置有反射镜(400);所述刹车灯(200)包括第一灯板(21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灯板(210)上的第二LED光源(220),所述反射镜(400)的上端设置有卡槽(410),所述第一灯板(210)一端嵌装在所述卡槽(410)内,并通过卡件(420)固定;所述反射镜(400)上对应所述第二LED光源(220)的位置设置有供光线穿过的缺口(430)。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灯(300)包括有设置在所述灯壳(100)内的第一LED光源(340),所述第一LED光源(340)的照射路线上设置有第一漫反射板(350),所述第一漫反射板(350)的反射光路径上设置有第二漫反射板(360),所述第一漫反射板(350)和所述第二漫反射板(360)形成出光通道(380),所述出光通道(380)背离所述第一LED光源(340)的一端设置有用于供光线射出的透镜(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通道(380)沿所述第一LED光源(340)至所述透镜(110)的方向逐渐增大,第一漫反射板(350)与所述第二漫反射板(360)形成一个锐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尾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光通道(380)与所述透镜(110)之间设置有散射板(370),所述散射板(370)的宽度小于所述出光通道(380)朝向所述透镜(110)的一端端口的宽度。
10.摩托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后尾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大长江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6775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货斗取货机构及储物柜
- 下一篇:一种坍落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