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液伺服阀数字放大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58174.8 | 申请日: | 2020-04-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019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袁剑平;潘新祥;孙寒冰;李近;毛鸿飞;严谨;谌兴良;贾宝柱;姚文东;庞洪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F1/32 | 分类号: | H03F1/32;F16K3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刘瑶云;陈伟斌 |
地址: | 52408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伺服 数字 放大器 | ||
1.一种电液伺服阀数字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信号调理电路、信号处理及运算电路、隔离电路、功率放大电路、采样电路、单稳态触发电路、机内测试电路和逻辑运算电路;
所述输入信号调理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及运算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及运算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信号处理及运算电路的输出端、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单稳态触发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机内测试电路的输入端、逻辑运算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逻辑运算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隔离电路的输入端电性连接;
所述机内测试电路包括第二微处理器IC14;
所述第二微处理器IC14与所述单稳态触发电路、逻辑运算电路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液伺服阀数字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信号调理电路包括指令电压信号输入端INSTR,反馈电压信号输入端ANGLFB,阀芯位移电压信号输入端ValPos、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第三运算放大器IC3;
所述指令电压信号输入端INSTR、反馈电压信号输入端ANGLFB、阀芯位移电压信号输入端ValPos分别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第三运算放大器IC3的同相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第二运算放大器IC2和第三运算放大器IC3的输出端均与所述信号处理及运算电路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液伺服阀数字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及运算电路包括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IC4、第一微处理器IC5和5.0V直流电压;
所述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IC4的第一模拟输入端、第二模拟输入端、第三模拟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运算放大器IC1的输出端、第二运算放大器IC2的输出端、第三运算放大器IC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IC4的第四模拟输入端与所述5.0V直流电压电性连接;所述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IC4的第五模拟输入端、第六模拟输入端均接地;所述模拟数字信号转换器IC4的Data输出端、Clk输入端、CS输入端、BUSY输出端、Conv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IC5的P00输入端、P01输出端、P02输出端、P03输入端、P04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IC5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IC14通过控制器局域网络CAN总线通信连接,所述第一微处理器IC5与所述隔离电路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液伺服阀数字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电路包括第一与门IC6、第二与门IC7、第一光耦E1、第二光耦E2、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一直流电源;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IC5的PWMA端口与所述第一与门IC6的输入A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一与门IC6的输出Y端口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光耦E1的阳极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光耦E1的阴极输入端接信号地;所述第一光耦E1的集电极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光耦E1发射极输出端接地;
所述第一微处理器IC5的PWMB端口与所述第二与门IC7的输入A端口电性连接,所述第二与门IC7的输出Y端口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光耦E2的阳极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光耦E2的阴极输入端接信号地;所述第二光耦E2的集电极输出端与所述第四电阻R4的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直流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光耦E2发射极输出端接地;
所述第一光耦E1的集电极输出端、第二光耦E2的集电极输出端均与所述功率放大电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洋大学,未经广东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58174.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高速摄像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伴热防冻户外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