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张力控制的高精高响应直线电机驱动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0620916.8 | 申请日: | 2020-04-2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39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瀚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3/032 | 分类号: | B65H23/032;B65H23/18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廖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张力 控制 高精高 响应 直线 电机 驱动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张力控制的高精高响应直线电机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直线电机驱动模块,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夹持轮模块,顶部和底部的夹持轮模块之间设置有调整轮模块,夹持轮模块和调整轮模块之间连接设置有物料带,且直线电机驱动模块与调整轮模块驱动连接设置。本实用新型由直线电机构件的张力组件,可以同时兼容多种材料不同张力的需求,使用寿命较长,校正方便;本实用新型传动机构精度较高,可以做到小范围的高速微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直线电机驱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张力控制的高精高响应直线电机驱动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产业发展,在涉及柔性物料裁切和焊接,打标单元的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如FPC锂电行业,这一需求对张力控制结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张力控制单元有两种:
1、弹性耦合剂自适应型:用弹簧或者气缸作为弹性构件来维持料带的张力平衡。这种结构非常简单,但是存在以下问题:a、无法同时兼容多种材料不同张力的需求;b、弹性耦合件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逐步失效;c、校正困难,因为是双边结构,需要同时校正两端的出力都在同一范围内,同时顶杆的位置又必须相同,这就造成了维护时及难调校的情况。
2、伺服驱动型:用伺服机构来驱动两端的张力杆。这种结构相对于耦合结构已经有了极大的试运行,但是受限于伺服驱动原理以及传动机构的精度,在高速高精度场合,伺服机构无法对出力做到精准调控,同时正反转的背隙又决定了它无法做到小范围的高速微调。
有鉴于上述的缺陷,本设计人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用于张力控制的高精高响应直线电机驱动机构,使其更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张力控制的高精高响应直线电机驱动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张力控制的高精高响应直线电机驱动机构,包括两个并列设置的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外侧均设置有直线电机驱动模块,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夹持轮模块,顶部和底部的夹持轮模块之间设置有调整轮模块,夹持轮模块和调整轮模块之间连接设置有物料带,且直线电机驱动模块与调整轮模块驱动连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直线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电机固定板、直线电机、L型滑动板和底板,底板与第一调节板或者第二调节板固定连接设置,底板上的第一端顶部设置有电机固定板,底板上的第二端设置有L型滑动板,电机固定板上设置有直线电机,直线电机的驱动轴与L型滑动板的顶部驱动连接设置,L型滑动板的底部和底板之间设置有导轨,L型滑动板可移动的设置在导轨上;
夹持轮模块包括并列设置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分别通过第一夹持滚柱和第二夹持滚柱可旋转的连接设置在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之间;
调整轮模块包括调整轮,调整轮上连接设置有调整滚柱,调整滚柱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位于第一调节板和第二调节板的外侧的直线电机驱动模块的 L型滑动板相连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L型滑动板的底部一侧还设置有光栅尺,光栅尺外侧的底板上设置有栅尺读头,靠近栅尺读头的L型滑动板上还设置有零位固定块,零位固定块的底部和栅尺读头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参考零位励磁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第一夹持轮和第二夹持轮均通过轴承分别与第一夹持滚柱和第二夹持滚柱可旋转的连接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调整轮通过轴承与调整滚柱可旋转的连接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瀚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瀚德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20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