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子对源集成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614736.9 | 申请日: | 2020-04-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090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领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42 | 分类号: | G02B6/42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盈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2224 | 代理人: | 安娜 |
| 地址: | 300400 天津市北辰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子 集成 模块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包括:光子对源芯片、光纤晶体载块、光纤和温控台;光子对源芯片安装在温控台的表面,光子对源芯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光纤晶体载块,每一个光纤晶体载块放置有一根光纤,每一根光纤穿过光纤晶体载块与光子对源芯片耦合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子对源系统专业要求高、现场组装操作复杂,抗振能力差、温度稳定性差,光路系统可靠度不高,难以满足工程应用的实际环境要求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无需现场组装,操作简单,专业要求不高、抗振能力和温度稳定性增强,光路系统的可靠度高,可以满足工程应用的实际环境要求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量子光学和量子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子对源集成模块。
背景技术
目前,偏振纠缠的光子对源是量子纠缠信息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产业化转化的程度的不断提升,具有高亮度、高稳定性、高可靠性且便于操作等优点的量子光子对源在量子信息技术的工程应用中的需求程度已十分迫切。
在现有的量子光学、量子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科研和应用实验中,多采用在光学平台上搭建分立光学元件的形式完成光子对源系统的组装。这种组装形式专业要求高、现场组装操作复杂,并且抗振能力差、温度稳定性差,导致光路系统的可靠度不高,在实验室科研实验中尚可应用,却难以满足工程应用的实际环境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的光子对源系统专业要求高、现场组装操作复杂,抗振能力差、温度稳定性差,光路系统可靠度不高,难以满足工程应用的实际环境要求的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子对源集成模块,包括:光子对源芯片、光纤晶体载块、光纤和温控台;
所述光子对源芯片安装在所述温控台的表面,所述光子对源芯片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所述光纤晶体载块,每一个所述光纤晶体载块接入一根所述光纤,每一根所述光纤穿过所述光纤晶体载块与所述光子对源芯片耦合连接。
可选的,所述光子对源芯片包括基底晶片、光波导、周期极化结构、晶体垫块;
所述光波导形成于所述基底晶片的表面,所述光波导为直条形状,所述光波导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分别耦合连接一根所述光纤;
所述基底晶片靠近所述光纤晶体载块的两侧边缘均设有一个所述晶体垫块;
所述周期极化结构布设在所述基底晶片表面,沿所述光波导的光波传输方向排列。
可选的,每一个所述光纤晶体载块上均设有用于放置所述光纤的光纤放置口,每一根所述光纤和所述光纤光纤放置口之间均填充有紫外胶水并使用紫外光曝光固化充分。
可选的,每一个所述光纤晶体载块均为D形管,所述光纤放置口为所述D形管的径向通孔。
可选的,所述基底晶片为具有非线性光学效应的光学晶体。
可选的,所述基底晶片的晶体切向为Z切,厚度在0.1mm~2.0mm。
可选的,所述基底晶片为铌酸锂晶体,厚度为0.5mm。
可选的,所述基底晶片靠近所述光纤晶体载块的两个端面抛光为不大于15°的倾斜角度或所述基底晶片靠近所述光纤晶体载块的两个端面的均镀有一层抗反射膜。
可选的,所述光波导采用质子交换光波导形成方式、或退火质子交换光波导形成方式或反质子交换光波导形成方式形成。
可选的,所述光波导采用钛扩散光波导形成方式、锌扩散光波导形成方式、氧化锌扩散光波导形成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领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领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61473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