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子控制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84119.9 | 申请日: | 2020-04-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44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汤国华 |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控制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包括端子以及环绕端子的罩。所述端子包括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控制单元通过设置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可以提升信号传输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尤其是一种带有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的电子控制单元。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子控制单元一般包括壳体以及置于壳体内的电路板。为了实现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与外部设备的通讯,电子控制单元还设有插接头。插接头包括端子以及环绕端子的罩。在现有的技术中,端子可以满足所需的传输速率。随着技术的发展,数据传输速率需要提升,现有的电子控制单元已不能满足需求。为了克服该问题,在原有电子控制单元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车载以太网连接器。虽然数据传输速率的需求满足了,但是也增加了设备的复杂度和成本的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通讯速率的电子控制单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控制单元,其包括上壳体、下壳体、置于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的电路板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插接头,所述插接头包括端子以及环绕端子的罩。所述端子包括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
优选地,所述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包括车载以太网的信号正极端子和车载以太网的信号负极端子。
优选地,其还包括设于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周边以用于将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与其它信号端子信号隔离的屏蔽端子。
优选地,所述其它信号端子为CAN信号端子或LIN信号端子。
优选地,所述端子为N行乘M列端子,所述车载以太网的信号正极端子和车载以太网的信号负极端子相邻设置且设于同一行,所述屏蔽端子包括与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同行设置且位于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两端的第一屏蔽端子,所述屏蔽端子还包括与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相邻行设置且与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同列设置的第二屏蔽端子。
优选地,所述屏蔽端子还包括与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相邻行设置且与第一屏蔽端子同列设置的第三屏蔽端子。
优选地,所述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位于边行,所述屏蔽端子为6个。
优选地,所述端子为4行12列,所述电子控制单元还包括设于第一行和第二行之间的第一舌板、第二舌板和设于第三行和第四行之间的第三舌板、第四舌板。
优选地,所述电子控制单元为发动机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子控制单元通过设置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可以提升信号的传输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控制单元的插接头的端子排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控制单元100,其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置于上壳体1和下壳体2之间的电路板3以及与电路板3电性连接的插接头4。插接头4包括端子41以及环绕端子41的罩42。根据信号通道数量的需求,插接头4可以设置为1个或者多个。
进一步参见图3所示,端子41包括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411。通过在插接头4内设置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可以提升信号的传输速率。车载以太网通讯端子411包括车载以太网的信号正极端子4111和车载以太网的信号负极端子41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未经纬湃汽车电子(长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841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