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有效
申请号: | 202020576134.9 | 申请日: | 2020-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23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红波;吕培茹;王彦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42 | 分类号: | C12M1/42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白小明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航空港区新***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体细胞 克隆 融合 效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包括融合槽主体和位于融合槽底部的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并列设置,两个电极和融合槽主体的底部共同围绕形成操作凹槽,操作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平铺在操作凹槽底部的尼龙网层,尼龙网层形成40‑150μm的网格,总之本实用新型具有操作难度低、操作人员培训难度小、融合效率低和便于克隆技术推广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涉及动物克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
背景技术
自从1997年体细胞克隆绵羊“多莉”诞生以来,体细胞克隆技术已经在众多物种中得到应用,目前体细胞客户技术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阿根廷等国已经进行了产业应用和推广,在中国也有商业化的克隆公司开始进行猪、牛、犬、猫和马的商业化推广,逐渐的推动克隆技术市场化的进程。而针对体细胞克隆技术本身,体细胞克隆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大力推动异种器官移植、动物生物反应器和人源化抗体等生物医药领域的巨大进步,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也是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体细胞克隆技术作为一项比较新的技术,对体细胞克隆技术的研究从未停止,而且研究力度越来越大,总结下来影响体细胞克隆技术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电融合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常见动物的卵母细胞直径一般为100-150μm,呈规则的球形结构,同时在细胞培养皿底可以自由滚动,而用于体细胞克隆的体外培养细胞,在悬浮状态一般为球形结构,直径一般为10-30μm,也容易发生自由滚动的情况,都对电融合的效率造成一定的影响。常见动物的克隆大多采用电融合法,即将卵母细胞核去除之后,将球形体外培养细胞显微注射到卵母细胞透明带之下,并与卵母细胞胞质贴紧,然后在电脉冲刺激下,培养体细胞细胞膜与卵母细胞细胞膜融合到一起,体细胞则整体融入卵母细胞胞质中,完成重构胚胎的构建,在化学或电刺激下,重构胚胎启动发育,最后将其移植到动物体内即可获得克隆动物。
但是目前采用电融合法的动物克隆技术还存在许多问题,其中整个电融合难点在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解决目前体细胞电融合过程中存在的操作难度大、融合效率低和不便于克隆技术推广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体细胞克隆融合效率的电融合槽,包括融合槽主体和位于融合槽底部的两个电极,两个电极并列设置,两个电极和融合槽主体的底部共同围绕形成操作凹槽,操作凹槽的内部设置有平铺在操作凹槽底部的尼龙网层,尼龙网层形成40-150μm的网格。
进一步的,操作凹槽为开口向上的矩形槽,两个电极的形状均为大小相同的长方体。
进一步的,尼龙网层覆盖整个操作凹槽的底部。
进一步的,两个电极的端部分别连接有导电线,两个导电线位于两个电极的同侧端部,两个电极分别通过对应的导电线与电融合槽的电源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创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761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存折展开施压板及含有其的储存和送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烫标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