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0557187.6 | 申请日: | 2020-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7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朱广春;郑鸿海;郑宏星;葛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亿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37/02 | 分类号: | B29C37/02;B29L31/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盖子 去飞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包括底座和底板,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底座上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可上下滑动连接有定位柱,底板设置有第三气缸,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与定位柱固定连接,第一限位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气缸,第一限位板上可左右滑动连接有夹板,第二限位板的右侧设置有直线模组,直线模组的移动台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置有齿轮箱,齿轮箱的输入端设置有电机,齿轮箱的输出端穿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刮刀,底座的前侧设置有卸料滑道,底座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能够自动对盖子上的飞边进行去除,且在飞边去除后自动卸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件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
背景技术
飞边又称溢边、披锋、毛刺等,大多发生在模具的分合位置上,如动模和静模的分型面,滑块的滑配部位、镶件的绝隙、顶杆孔隙等处,飞边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模具或机台锁模力失效造成。一般来讲,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塑件绝对不产生飞边是不可能的。
现有一种中部向下凹陷的阶梯状结构的盖子,盖子的下部与脱模顶料杆间隙处产生的飞边,在完成脱模后需放置在定位柱上用刮刀去除再进行人工卸料,工人劳动强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能够自动对盖子上的飞边进行去除,且在飞边去除后自动卸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包括底座和底板,所述底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底座上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可上下滑动连接有定位柱,所述底板设置有第三气缸,所述第三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定位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板的左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限位板上可左右滑动连接有夹板,所述夹板与第一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限位板的右侧设置有直线模组,所述直线模组的移动台上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齿轮箱,所述齿轮箱的输入端设置有电机,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穿过安装座固定连接有刮刀,所述底座的前侧设置有卸料滑道,所述底座的后侧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推料板。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具体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气缸在底座上呈线性阵列分布;所述定位柱具体有多个,且多个定位柱在底座上呈线性阵列分布;所述齿轮箱的输出端具体有多个,且多个齿轮箱的输出端在安装座上呈线性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气缸和刮刀与定位柱对应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推料板位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之间,所述定位柱的直径小于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的间距;所述夹板朝向定位柱的一端为弧形面;所述刮刀呈扇叶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和直线模组与底座螺纹连接,所述第三气缸与底板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第三气缸、齿轮箱、电机和刮刀的配合使用,能够自动对盖子上的飞边进行去除,且在飞边去除后自动卸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的盖子放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的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的盖子的夹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的刮刀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盖子去飞边装置的盖子局部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亿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昆山亿泽汽车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05571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脐带血造血干细胞专用冷存盒
- 下一篇:管卡组件及具有其的滑板车





